很多年前曾經在馬來西亞和檳城,看過不少華人移民在當地所興建的會館,這種帶有中式風情的娘惹文化,不只提供出外鄉親一個暫時居住的地方,常常也是華人聚會的主要場所。

來到金門,參觀過僑鄉文化館和陳景蘭洋樓的出洋故事展後,才知道如今在東南亞和南洋地區所看到的許多會館,原來就是當年僑民在海外聯絡鄉誼的重要組織。

明末盜匪橫行,加上金門的土地貧瘠,謀生不易,自鴉片戰爭後開放五口通商,海禁大開,金門人也紛紛離開家鄉,到南洋等地區尋找新的機會。

從金門搭船到廈門,再輾轉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檳城等地,這段出海的路途稱作出洋,也有人說是落番,航行中的艱險,讓很多人還沒到南洋就病死在路上,「六亡三在一回頭」這句話,就是形容當時落番的景像,十個人當中有六個死在異鄉,一個人回頭故里,只有三個人幸運到達當地。

而出外打拼的男人,事業發達之後,很多就在當地另外娶妻生子,留下在家鄉的妻子獨守空閨,伺奉公婆,有些還要扶養小孩,孤獨的在金門終老一生,這樣的現象稱為「兩頭家庭」。

這次在陳景蘭洋樓看到的「出洋故事展」,收集的正是許多金門家庭中,讓人看一回就淚一回的辛酸過往。

20151024_110929.jpg

▲ 一紙婚書,原本該是歡歡喜喜的約定,卻從此羈絆了一個女人一生。

就為著一句「再嫁壞名聲」,而認命一世人。

20151024_111946.jpg

▲ 雖然展覽已經結束了,但希望多點人知道,當年這些出洋客背後,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段歷史。

20151024_111312.jpg

20151024_111918.jpg

20151024_110754.jpg

20151024_110830.jpg

《奇蹟的發生》以十個與出洋客相關的物件,展示了1860年之後,將近90年時間,在許多金門家庭所發生的故事。

現場收集了包括口述歷史的錄音,以及許多留在家鄉的女性和出洋客子女的心聲。

從一本紙張泛黃的族譜開始,走入當年那段落番的歲月裡

20151024_111300.jpg

▲ 金門尚義黃氏的族譜。

族譜內記載了家庭成員的姓名、生卒年、子息、以及現居地。家族中有很多居住在金門以外的人口,包括加拿大、美國和菲律賓,更有以扶西為名的子嗣。

族譜像徵著漢文化中,以家庭為中心的傳統觀念。

20151024_111247.jpg

▲ 來自殖民國家的華工招募啟示,吸引大批中國廣東、福建地區的青壯人口移民海外。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中國被迫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個通商口岸,並解除海禁。

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再次慘敗,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除了增開通商口岸,另外再割讓九龍,並給予各國權利在華招工出洋,金門的出洋潮也由此開始。

另外有些金門人出洋,是為了不願意被日軍徵去做民工,或是被國民政府徵兵去打仗,只好選擇遠離家鄉。

20151024_111158.jpg

20151024_111818.jpg

▲ 李炳南【大字】。

閩南地區所稱的大字,是指出入海外僑居地,所需的各種證件,包括今天的護照。

不同時期出入南洋國境的手續各有不同,後來由於東南亞各國移民手續和法規越發嚴格,使得冒用或使用假大字的狀況越來越多。

像李炳南就是假冒他人兒子(李吉范)進入菲律賓。

20151024_111222.jpg

▲ 在當時,出洋也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

20151024_111228.jpg

▲ 斑駁的證件和老照片,記錄下多少人曾經幻想過衣錦榮歸的夢想。

20151024_111133.jpg

1961年使用至今,新加坡浯江公會互助部會徽。

會徽上繪製著金門和烈嶼的地圖,二側的燈塔似乎像徵著,該組織在汪洋中安定和指引人心的作用。

公會的前身是「金浯江」,早在1870年就已組成,最初是勞動階級為壯大勢力、佔領地盤而成立的鄉團,與商人團體「新加坡金門會館」,分別代表二種階級的社團組織。

新加坡浯江公會到了1961年逐漸轉型,增設互助部門專事慈善福利工作,包括為經濟弱勢或老邁而未能成家的鄉僑安頓後事。

20151024_111101.jpg

▲ 交洪金波先生信封。

這封吳本底從南洋給烈嶼青歧洪金波先生的信,信封正面的左方註明隨信附有「國幣壹拾五萬元」,背面蓋有收發代裡行號的戳章:新加坡榮美信局和廈門振安信局。這樣的信件,閩南語念作「僑批」,這是出洋客寄給家鄉親人的信件兼匯款,往往由類似民間郵局的民信局(閩南語念作「批局)協助傳遞。

一般家庭單筆匯款多為多為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此處不尋常的高額匯款,推斷是日本侵華後,中國通貨膨脹所導致。

俗稱【僑匯】的海外匯款,不僅是僑眷家庭的重要生計來源,也成為推動金門現代的關鍵經濟資本。

20151024_110530.jpg

▲ 幸運到達當地賺了錢,就要想盡辦法託人帶錢回家鄉。

每封家書的背後,都牽繫著一個家庭的生計,也蘊含著期盼能光前裕後的希望。

20151024_111043.jpg

▲ 上面這本《塔峯》月刊,是目前已知唯一僅存的一本。

《塔峯》月刊是水頭金水國小的校刊,由海外鄉僑資助發行,因資金和稿件集結不易,出刊時間並不固定。

金水國小1931年新建的校舍和學校營運經費也全由僑匯資助,因而校刊內容,除了提供校務和校園動態外,更包含大篇幅的地方新聞和鄉里近況,以及南洋鄉僑的來函,以做為金門鄉里和南洋間資訊傳遞的途徑。

20151024_111022.jpg

▲ 餅乾是【番客】返鄉經常攜帶的禮品,在地方上被稱為【番餅】。

許多地方人士回憶,在三餐不濟的困苦年代,番餅的味道似乎比任何餅乾更美味。

其他常見的禮品還有針線、肥皂、咖啡粉、奶粉等民生用物品,因為來自外洋,被統稱為【番物】。

對於物質缺乏的金門來說,這些物品不僅提供了村人對南洋想像的線索,更標誌著出洋家庭和一般家庭,在社會地位上的不同。

20151024_111032.jpg

20151024_110903.jpg

20151024_110929.jpg

▲ 在經濟條件不佳的早期,多數人家僅有結婚證書而無錢拍攝結婚照,許秉貴和王彩鸞亦不例外。

許秉貴在婚後37天便前往印尼謀生,並在外地另娶妻子,最後定居與終老於印尼。

出洋男子到異地另娶的情況十分普遍,他們同時維持兩段一夫一妻的婚姻,閩南地區慣稱為【兩頭家庭】。

許秉貴在搬至印尼後曾短暫返鄉,也偶有匯款貼補家用,但家中主要經濟來源,仍靠王彩鸞的針線活與布店生意。

王彩鸞與婆家相依為命,終生未再婚嫁。

20151024_110953.jpg

▲ 口述歷史陳麗玉@未曾謀面的父親。

陳麗玉出生後六個月,父親為走避日軍在金強徵男丁為伕(金門稱為「走日本),而遠走印尼,期間曾匯寄金錢、禮物、信件回家,並允諾攢足積蓄便返鄉團聚。

年復一年,最後親友捎來父親病逝的消息,同時才得知父親在印尼早有妻兒。

20151024_111412.jpg

▲ 坐下來,聆聽一段出洋時代的故事吧!!

20151024_111452.jpg

【褒歌】是中國民間勞動或閒暇時間大聲唱誦的韻文創作,題材非常豐富,但仍以愛情為主題的情歌佔大宗,佔所有褒歌數量的2/3

金門的僑眷婦女多半未受教育,無法以文字記載自己的經歷,而歷史的書寫也鮮少以之為主角。

但從地區傳唱的落番褒歌中,卻能一瞥她們思念夫君的苦楚與獨立持家的艱苦。

20151024_111745.jpg

▲ 僑鄉社會的特點,在於他們雖然家族四散,卻保有十分濃郁的家族認同關係。

對金門而言,1949年起的戰地政務,固然讓人口流動和僑匯經濟突然遭到抑制,但金門人在海外的網絡並未因此斷絕。至今許多在東南亞的番客後代,持續與金門的原生家庭保持密切的聯繫。另一方面,金門聚落中許多荒廢無人的老房子,也是因為產權人已定居南洋所致。

20151024_111119.jpg

▲ 過去的歷史無法重來,展覽最後,以模擬出洋客的心情,設置了許多問答題,讓人感受離鄉後那種糾結的心境。

從一份黃姓人家的族譜、華人招工啟示、泛稱大字的出入境通關護照、出洋客老照片、信件、結婚證書、僑鄉刊物、番餅、僑匯家書等文物,讓人有機會看見這段歷史中,許多令人動容的片段。

展覽已經在今年11月初結束了,來訪二次,最深刻的印象就是

許秉貴和王彩鸞的那張寫著百年好合的結婚證書,換來的卻只有短短三十多天的婚姻生活,以及終其一生無盡的等待與盼望。

如今看到許多遍佈海內外的金門鄉親,事業有成後,仍不忘回饋家鄉,當年出洋客的精神猶在,我想,這應該就是中國人所說的不忘本吧!!

 

讀  |

[金門 金城] 出洋客落番情懷 重現僑鄉文化的金水國小

 

arrow
arrow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