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岩又稱「晃岩」,俗稱「龍頭山」,是鼓浪嶼的最高峰,高92.6米,相傳在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裏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原本預計將日光岩排在第三天早上的行程。但在皓月園經過票務員提醒才知道,聯票只有當天有效,只好改到晚上摸黑上山去。
鼓浪洞天是廈門二十大名景之一,更有句話說:「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衝著這句話,即使腿軟也要爬上去看看。
日光岩寺的門口,位在鼓浪嶼區龍頭山頂,民國25年,一代高僧弘一大師曾在東廂寮房閉關養靜,並且也為樓房題匾,稱為「日光別院」,目前在寺廟旁邊有一個平台,上有一尊弘一大師像。
走在這裡,我一直想起弘一大師填詞的「送別」這首歌,就和Jacky在這壇前講起了大師生平的小故事,最後一起唱了送別這首歌,表達我們對弘一大師的敬意。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 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韶光逝 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 別離悲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日光岩第一景,大石上刻著「鼓浪洞天 鶩江第一」,即使在黑夜中看起來,仍然氣勢磅礡。
查了百度之後才知道,這二句其實是不同的人所刻,且刻字的時間差了二百多年,其中「鼓浪洞天」是在西元1573年,由江蘇丹陽丁一中所書,「鶩江第一」是由清道光年間寓居鷺島的長樂人林鍼發所刻,由於林鍼發的署名特別大,才讓後人誤會這二句話都是他所題的。
位於日光岩最高巨石朝西的岩壁上,有胡漢民先生在1931年,題寫的的隸書「光復臺」三個字。
山路越來越小,我們都不太敢往下看,雖然日光岩高度還不到海拔百米,但是在黑夜中,實在是很恐怖啦!!
攻頂囉~~YA!!YA!!其實日光岩不難爬,雖然都是階梯,但因海拔不高,從日光岩寺到山頂,大約20分鐘左右可以到達,到了山頂,鳥瞰腳下棋盤般的房子,也可以遠眺對岸廈門整排的高級住宅,港口邊飯店高樓,霓虹閃爍,難怪很多人背著腳架上山,點點燈火,涼風徐徐,夜晚的日光岩一樣熱鬧非凡。
建議從圓通之門這邊登上日光岩,路比較好走而且節省時間,當跨出圓通之門時,也就離開日光岩寺的範圍了,心境上有種門裡門外二樣情的感覺。
日光岩寺的正殿為圓通寶殿,供奉觀音菩薩,夜色中仍可感受到莊嚴肅穆的氣息。
這張是白天的日光巖。
從港仔后海濱浴場遠望日光岩。
其實日光岩上面很多前人或大師在石頭上刻字,這次登日光岩的沿途,我們並沒有逐一將這些刻字拍下,雖然是晚上爬山,但是沿途都有昏黃的燈光,還算安全,下山後,坐在日光岩寺大殿前的台階上片刻,旅途中立刻升起了安定平靜的心情,我覺得晚上的日光岩沒有太多觀光客,更讓人有思古幽情,也是看夜景的好地方喔!!
<<日光岩寺>>
地址:鼓浪嶼晃岩路60-62號
201108_隨走鼓浪嶼(請點選以下連結)
>>看看隨興走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