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寶殿旁邊的千年桑樹,已經用牆圍了起來,列入一級保護,遠遠看見紅色大門上了鎖,大家都只能站在外頭向內張望。

正感到失望時,突然看到有位師父開了門,領著一群人走進去,不知情如我,也趕緊跟上,直到參觀結束拍完照,師父帶著大家走出來並再次上了鎖,聽旁邊的對話,才發現這群人原來泉州區的領導」,幸運如我,就這樣搭到了領導們的便車,意外踏進了香蓮園,有緣親見千年老桑樹的風采,感覺好像在作夢一樣。

之後,再有遊客哀求師父開門,他們也想進去參觀,但不論說什麼師父都不肯答應了。

IMG_4698.JPG

▲ 據說當年讓大地主黃守恭先生,信守承諾捐出土地開出白蓮花的桑樹就是在這裡面呢!!

開元寺4.jpg

IMG_4658.JPG

IMG_4662.JPG

IMG_4665.JPG

CIMG4552.JPG

▲ 大石上刻著字,說明這棵桑樹已經有1200歲了,彷彿循著老樹的枝椏,時光就能倒退千年,回到當年那個開滿白蓮花的場景中。

老桑樹曾受過雷擊的傷害,巨大的身軀已被劈成了三叉,但在焦黑的老幹上,仍可以看到旁邊有不少新冒出的小綠芽,讓人感受到古樹堅韌的生命力。

師父特別提到,老樹被雷擊後,曾試著將部份斷枝移植到別的地方照顧,但都無法存活下來,老桑樹似乎認定了這裡才是它的家,唯有在這園裡,才能安心的開枝散葉,細看這棵分裂後的三叉老幹,如今各以不同姿態向著不同方向生長,或倚或立,隨著四季更替,花開花謝,三支分叉的枝頭,始終是綠葉蔥鬱,欣欣向榮。

古桑樹的其中一段,正奮力的向外伸展,大半個身軀已經長到圍牆外面,寺內以花崗石給它當作支撐,整段樹身也幾乎是扭成了一個7字型,細細觀看,有如身段曼妙的舞者一般。

特別的是這棵老桑樹還很有個性呢!!只開花不結果,老師父笑說從他入寺至今,從未看過老桑樹結過一棵桑葚,一般的桑樹都是落完葉之後才開始發新芽,老桑樹卻可以一邊落葉一邊發芽,這麼堅強的毅力,難怪可以在此屹立千年歲月了。 

對開元寺來說,老桑樹就如同家人一般重要,不管桑開白蓮的傳說是真或假,除了定期會請園藝專家來替老樹健檢之外,寺內也安排了專人每天來巡視照顧。千年佛寺裡的千年古桑,即使歷經過許多風雨,仍能昂首挺立在此,這精神也夠感人的了!!

開元寺5.jpg

CIMG4568.JPG

開元寺6.jpg

IMG_4738.JPG

IMG_4753.JPG

IMG_4807.JPG

▲ 開元寺最大的亮點,就是相距二百米的東塔和西塔,連門票上的圖案,都是它們遙遙相望的身影。

東塔又名鎮國塔,高度約有48米,西塔又名仁壽塔,高度比東塔略低,約有44米,二座塔分別建造於不同時期。站在西街上,很遠就能看到雙塔巍峨高聳的身影,據說建造雙塔是古時候風水師所佈下的風水陣,主要是為了讓外形像鯉魚的泉州能有更好的發展。

在唐、五代時期,雙塔原本是木造的結構,傾倒損毀後改成磚塔,到了宋代因為泉州的石藝業非常發達,才將雙塔改建成石塔,之後歷經多次嚴重的地震風災都未再受到損害,連八級大地震都撼動不了它,吸引了很多學者特地前來研究雙塔的建築結構,如今在西塔下有一面抗震史話的石碑,記述著這樣的一段歷史。

塔身上雕刻著佛陀、菩薩、羅漢、天神天將以及各種花鳥蟲魚等圖案,雙塔每一面的入口處,都有表情生動可愛的石獅駐守。

IMG_4675.JPG

▲ 寺內屋廊下,看到這隻雕工美麗色彩活潑的魚。

開元寺7.jpg

▲ 不知道和桑開白蓮的傳說是否有關,在開元寺內有一個很特別的角落,就是位在藏經閣後方安養院旁,有一間黃氏祖庭的檀樾祠,這裡就是當年捐地蓋廟的大地主黃守恭先生的祖屋。

祠內天井中,有一顆蒼老的的古檜柏,據說已經有六百年歷史了,樹身斑駁而且呈現乾枯狀,但前梢支幹就像是傑克的魔豆般直伸入雲霄,頂上仍可見到不少綠葉蓬勃,這些寺內的老樹,生命力都比堅強的啊!!

堂內牆上掛著黃氏的認祖詩,當年黃守恭先生家大業大,捐地之後,聽從寺內和尚的建議,讓四個兒子分別遠走他鄉,各自開創自己的事業,臨行前,贈以這首認祖詩,當作日後兄弟之間相認的依據,簡潔的詩句,充滿著先祖的智慧和對子孫的期許。

廳梁上方懸掛著世授天恩牌匾,左右還有後代子孫的狀元匾,周圍石碑上記述著檀樾祠重修的過程,以及黃家後代捐助寺內各項重要建設的記錄,讓人感受到黃氏一族對世人的澤披。

IMG_4710.JPG

IMG_4709.JPG

▲ 開元寺內的弘一法師紀念館。

弘一法師(1880-1942),原籍浙江平湖,出家前是一位才華洋溢,集繪畫、音樂、戲劇於一身的教育家。在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書法、藝術、宗教等各領域,都有非常傑出的成就,最為大家熟知的作品,應該是由他寫作填詞的送別」,記得小學的音樂課本上就有這首歌呢!!

傳唱多年,不同的年紀聽到這首歌,總有許多不同的感概和心情。

紀念館在2012年6月才剛剛重新修建完成,幸運的是,我們參觀的這天,開幕特展還沒結束,見到了許多珍藏的手稿和作品。

IMG_4713.JPG

中庭有一尊大師的半身像。

走進館內,可以看到以灰色調為主的布置風格,簡單莊嚴,室內分為三個展廳,分別介紹大師的生平事蹟、學佛因緣、藝術成就、佛學造詣等,最特別的是,這裡還展示了一幅徐悲鴻先生在1939年,憑著一張黑白照片,所繪出的弘一大師肖像油畫。

相隔八年後,大師已經辭世,徐悲鴻先生又補上了題記一篇,終生未曾謀面的二位大師,以這幅畫作和題記結緣,這二幅作品經歷文革,輾轉流落民間,最後由泉州政府出面,終於在一位熱心的收藏家手上尋回,畫作上是弘一大師晚年的模樣,面容詳和,眼神堅定,若有機會來參觀紀念館,一定要來看看這幅作品。

第二展廳內,有許多大師生前使用過的物品,外觀都很簡樸,像是潔牙用的楊柳枝、藤編的衣物箱、鬧鐘、毛筆、扇子等等,家具類只有簡單的一桌一椅一床,這些都是移自泉州溫陵療養院(弘一大師一生最後的住所)的物品。

大量的手抄佛經,蒼勁的字跡,經文旁各式注釋詳解,讓人深深感受到,弘一大師對佛教文化的努力與貢獻。

館內禁止拍照,但會有服務人員定時導覽並講解一些小故事,可以知道大師為甚麼會使用楊柳枝潔牙,藤編的衣物箱中都裝些甚麼,又伴著他走過了哪些地方,在這些老舊的遺物中,留下的不僅是物品,更多的是大師的風範和弘揚佛法慈悲為懷的精神。

IMG_4693.JPG

▲ 古色古香的客堂。

IMG_4695.JPG

▲ 看到萬山第一的石刻,讓人有點疑惑,因為開元寺並不位在深山林間,而是在平地的都市裡,後來聽到旁邊導覽人員的解說,才知道此」指的並不是山峰,而是指山門。

IMG_4704.JPG

▲ 大雄寶殿東側有座涼亭,亭內碑上,刻的是近代很有爭議的文學家郭沫若先生的詩作「詠泉州」。

關於郭先生的為人和生平,網路上有非常多資料,褒貶都有,不過佛門與政治,最好還是各走各的路比較好吧!!

IMG_4756.JPG

▲ 寺內綠蔭處處,步道上常可見到石獅的身影,有的體態修長,有的憨容可掬,或蹲或立,表情不一,有的獅子頭上還有捲捲的頭髮,可愛極了。

離開開元寺,已接近中午時分,三個多小時,跟著不同旅行團聽導覽介紹,收穫很多,雖不是佛門弟子,但寺內的氛圍,真的能讓人感到特別的平靜與從容!!

IMG_4629.JPG

▲ 踏上長廊,彷彿穿越了時空,在歷史中尋找曾經發生過的軌跡。

走過這條舖砌方整的石板路,清風斜影,每一個步伐,都像是踏著佛國的文化前來,在此修行。 

千年的文化層層累聚,寺內梵音輕煙繚繞,東西塔的壯觀美麗,大雄寶殿的紫雲祥瑞,桑蓮傳奇的佛法無邊,以及拜庭廣場上,信眾們捻在手中,每一炷虔誠祝禱的清香,用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的弘一大師,這些珍貴的每一個片段,成就了開元寺走過一代又一代。

山門外的西街熱鬧依舊,此刻心清淨明,能在弘一大師最後圓寂之地,感受著這份平靜,這趟泉州之旅,已是心滿意足。

這幾年開元寺最受爭議的新聞,應該是古蹟修復的議題,「修舊如舊是大家對於古蹟的期盼,但隨著時代改變,很多老工藝無人傳承,修復之後,大家才驚覺,開元寺已非昔日的樣貌了。

即便如此,仍無損在我心中對開元寺的期待,老樹、經幢、古塔、石碑,佛像,大多還在,曾有過的歷史並不因樣貌改變而不存在。

暮鼓晨鐘,時光流轉。

我相信開元寺仍將會繼續下一個平凡恬淡的千年輪迴。

 

<<泉州開元寺>>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176號
電話:+86-595-2238-3285
開放時間:上午07:30〜下午17:30
Web:http://www.qzdkys.com/

 

<<從廈門至泉州開元寺的交通>>
可從廈門梧村火車站搭乘動車至泉州,再搭公交車至中山路鐘樓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到西街,經過亞佛潤餅皮,右手邊就是開元寺
 

|   延讀  | 

[廈門 出發] 牽手七桃趣泉州  交通、住宿、景點

[廈門 泉州] 福廈鐵路上的動車初體驗

[廈門 豐澤區] 七天酒店 泉州客運中心站店

[泉州 惠安] 崇武古城最美的一道風景 惠安女

[泉州 惠安] 626年屹立不倒的海疆長城 崇武古城(1/2)

[泉州 惠安] 626年屹立不倒的海疆長城 崇武古城(2/2)

[泉州 鯉城區] 閩南風情 盛開在中山路上的小時光

[泉州 鯉城區] 千年佛光塔影 尋古開元寺(1/2)

[泉州 鯉城區] 南國慢活 華僑新村五排五號咖啡紅酒館

 

arrow
arrow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