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上映的電影《只有蕓知道》,改編自馮小剛摯友兼工作夥伴張述與妻子羅洋的愛情故事,編劇張翎作為張述的鄰居,也是這段愛情的見證者,導演找來曾經演出《芳華》的黃軒和楊采鈺再次合作,除了動人的愛情,電影拍攝地的風景也特別吸引人,這場浪漫的故事救發生在美麗的紐西蘭,二人曾一起騎車穿過鋪滿金色落葉的大道,手牽手爬上庫克山頂追尋極光,一起在克利夫頓的綠色草原上散步,在小鎮上共度忙碌的的日常時光。

[2021 電影] 尋回日常生活的浪漫與詩意 馮小剛改編摯友愛情故事《只有蕓知道》

黃軒飾演隋東風(原型人物張述),楊采鈺飾演羅蕓(原型人物羅洋),在紐西蘭的克萊德小鎮,他們開了一間「Yun's Chopsticks」的中餐館,領養了一隻叫做布魯的狗狗,有一位真誠的員工梅琳達。二人用盡力氣在異鄉相愛相依,馮小剛在電影中稱他們倆人的相遇是「風雲際會」。

劇組從紐西蘭北島拍到南島,幾個主要取景地包括奧克蘭(Auckland)、克利夫頓(Clifden)、皇后鎮(Queenstown)、淘金小鎮蘭弗利(Ranfurly)、克萊德(Clyde)、庫克山國家公園(Aoraki Mt. Cook National Park)、夢幻仙境特卡波湖(Lake Tekapo)、賞鯨聖地凱庫拉(Kaikoura)、首都威靈頓(Wellington)等地,為片中留下很多美麗的風景,看完電影,除了讓人重新相信愛情,心也跟著飛馳神往到紐西蘭去了。

充滿自然風光的紐西蘭,四季和北半球相反,所以在當地1、2月最熱,7月最冷。9、10、11月是春季,12、1、2月是夏季,也是當地的旅遊旺季,3、4、5月是秋季,6、7、8月是冬季,雖然是旅遊淡季,但很多人會前往南島皇后鎮附近的滑雪場去渡假。

71.jpg

▲電影講述隋東風和羅蕓二人,從北京來到紐西蘭,在異國相遇相知相戀,攜手度過了15年相濡以沫的生活,直到羅蕓中年病逝,東風陷入巨大的哀傷與孤獨,最後他決定帶著妻子的骨灰,一路送她到生前想去的幾個地方。

這部電影大概是目前看過最浪漫的馮小剛了,完全不同於以往作品的風格,二個小時的片長剛剛好,跟著隋東風的回憶,一起走進二人從相識、相愛、相守到分離的故事中,沒有激情,也不浪漫,細膩溫柔平凡樸實的日常,就像一首平緩而憂傷的散文詩,溫情卻真實。

張述和馮小剛是軍中住在同個宿舍的兄弟,從他和羅洋認識的第一天,馮小剛就看著他們,直到二人結婚,一起到加拿大生活。

2003年,張述帶著妻子回到中國,擔任馮小剛的電影助理,並參與了十多部電影的拍攝,在他們回國的第二年,羅洋就檢查出罹患骨癌,2015年,張述離開馮小剛的工作團隊,回加拿大陪伴妻子,一年後羅洋病逝。

在羅洋過世之後,馮小剛想為好友的愛情留下一份紀念,決定拍攝他們的故事,他找來《唐山大地震》原著小說《餘震》的作家張翎擔任編劇,多年前她透過工作認識了張述和羅洋,也和夫妻二人一起住過多倫多,二家人一直都有很密切的往來,張翎說羅洋在手術前一天,還發了訊息給她:「我想好好活著,我們一起。」

張翎也是陪著張述一起送羅洋最後一程的人,因為這樣特別的緣份,在劇本創作過程中,有八成都是真實來自他們夫妻的生活,包括二人的移民經歷、開中餐館、收留流浪狗布魯、和女服務生梅琳達之間的友誼、大火燒掉餐館、羅洋生病離世,張述帶著她的骨灰,一路送到她生前想去的地方,都是真實的發生過的事情,只有賭博結婚那一段,是為了戲劇張力而加入的虛構情節。

故事原型發生在加拿大,但因為中、加二國,在孟晚舟事件後關係緊張,馮小剛決定改到紐西蘭拍攝,2019年12月20日,電影在上海正式首映。

影片開始有段劇情帶著一點魔幻的色彩,東風將戒指放在蕓的照片面前,說:「如果你回來了,就把這個戒指挪個地兒」,結果戒指就掉到地上去了,根據編劇張翎在採訪中提到,張述確實有過這樣的經歷,只是放的不是戒指,而是一枚硬幣,因此編劇特別將這段故事放進電影中。

32.jpg

▲電影中夫妻二人買下的住家,看起來和中餐館距離不遠,事實上這棟大房子並不在克萊德鎮上,而是位在北島奧克蘭市郊一座農場內,距離市區大約40公里的克利夫頓(Clifden)小鎮。

小山坡上的住家將近有117公頃,市值大約600萬紐元(台幣1億2千萬),屬於私人住宅,遼闊的綠地上,放眼只有牛群,田野間是蜿蜒起伏的小徑,以及一顆挺立的老樹。

28.jpg

▲隋東風和羅蕓經常來到大樹下聊天,這裡也是他們埋葬愛狗布魯的地方。

30.jpg

57.jpg

▲由紐西蘭場地經理協助找到的這棵樹,就位在二人婚後住的大房子下面,孤獨的挺立在草地上。

原本和劇本設定的情境不太相符,但是當走到樹下時,可以感受到這棵樹展現的生命力特別強大,就像羅蕓在故事中「想要活下去」的心情,因此導演和編劇修改了幾場戲中的台詞,更貼近他們在異國奮鬥生活的心境。

12.jpg

76.jpg

78.jpg

84.jpg

119.jpg

121.jpg

110.JPG

▲電影中隋東風坐在長椅上的畫面,劇組選中的是奧克蘭郊區Michael Joseph Savage紀念公園裡,一張望著海灣的老長椅,在電影中被重新漆成了藍色。

124.jpg

▲現在這把椅子仍然以電影中的樣貌留在原地,但椅子上刻的是:「IN LOVING MEMORY OF LADA ROMANO FAMILY」。

根據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這張長椅可能是一對父母為1999年過世的女兒所捐贈。

24.jpg

45.jpg

▲羅蕓在手術前告訴隋東風,如果她沒有回來,請為她捐一把椅子,放在他們經常去的大樹下。

電影中的藍色長椅上,以二人的英文名字刻上:「WHEREVER YOU ARE IS MY HOME」

這段刻有羅蕓名字的藍色長椅也是來自於真實生活,張述在羅洋過世後,曾為妻子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公園,捐贈了一張長椅,上面就刻著與電影中一樣的告白:「Wherever you are is my home」

由於奧克蘭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結婚後林太推薦隋東風和羅蕓搬去紐西蘭鄉間,位於南島中部奧塔哥(Otago)區的克萊德(Clyde)小鎮,接手林太弟弟的中餐館。

07.jpg

▲電影中有許多畫面,都是在克萊德小鎮取景。

克萊德是《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推薦「全球最值得前往的小鎮」之一,位於紐西蘭南島最重要的黑皮諾葡萄酒(Pinot Noir)產區,「中奧塔哥(Central Otago)的子產區「亞歷山大(Alexandra)」。

從皇后鎮開車進入亞歷山大河谷,車程大約2個多小時,小鎮在19世紀末期,因為湧入大批淘金客入而興盛。

08.jpg

▲電影裡的中餐館,選在南島的克萊德鎮上拍攝。

電影中夫妻二人所開的中餐館,是取自女主角羅蕓的名字「Yun's Chopsticks」,取景於克萊德小鎮上的Oliver's Restaurant旁邊的Merchant of Clyde Café。

這家餐廳所在的石頭建築,最早興建於1869年,主要是為淘金者提供雜貨的商店,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Fleur Sullivan的女性,將它改造成為一家餐廳,如今這裡是一間集餐廳、咖啡館、啤酒屋和精品住宿於一體的綜合建築。

125.jpg

96.JPG

09.jpg

68.jpg

114.JPG

▲Oliver's這棟建築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從最初的雜貨店,如今已發展成餐廳、咖啡店及酒廠。

113.JPG

▲劇組借用了餐廳一側刷成黃色,拍攝結束後還原。

87.jpg

▲美術組將百年建築改造成符合劇情設定的中餐館。

86.jpg

88.jpg

▲按照劇本設定,這間中餐館是林先生的弟弟所開,之後透過林太介紹,才轉手給夫妻二人經營,因此必須呈現出比90年代更早以前的懷舊氛圍。

工作人員參考了故事原型人物張述,當年他和妻子在加拿大雷灣鎮的中餐館照片,在紐西蘭做出中餐館場景,主要取景是在Clyde商店和餐廳旁邊的咖啡館這二個地方,劇組將場地重新刷上油漆並進行內部整理,以符合電影的時代感,這二間房子都屬於Oliver's Restaurant所有。

74.jpg

▲位於南島中奧塔哥地區的克萊德小鎮,就在紐西蘭第二大河「克魯薩河」一側,是一個歷史悠久、生活步調悠閒,盛行咖啡館文化的地方,電影最後也在這裡殺青。

111.JPG

▲紅色的克萊德大橋(Clyde Bridge)是簡單的鋼桁架橋,這裡也是奧塔哥鐵路步道的起點。

112.JPG

10.jpg

▲隋東風和羅蕓結婚後,第一次來到中餐館時,經過一座顯眼的紅色大橋Clyde Bridge。

它橫跨在亞力山大河上,是前往小鎮的必經之路,當初為了電影拍攝,這座克萊德大橋,還特地關閉了5個小時。

11.jpg

▲亞歷山大河谷是紐西蘭緯度最南的黑皮諾產區。

當地共有20多家酒莊,最知名的就是紐西蘭演員Sam Neill所經營的「圍場酒莊Two Paddocks」。

這間酒莊距離克萊德小鎮,開車不到10分鐘,《只有蕓知道》劇組殺青派對上所飲用的酒,就是來自Two Paddocks酒莊。

若是為了品嘗嬌貴的黑皮諾葡萄酒,有二個時間點比較適合前往。

每年4月復活節週日「Clyde Wine and Food Harvest Festival」 ,是克萊德葡萄美酒美食節,有機會可以品嘗到來自世界各地南半球的美酒。

每年10月,由圍場酒莊贊助的「Alexandra Basin Winegrowers New Release Tasting」,這個節日主要提供葡萄酒相關的媒體和專業人士前來交流,酒莊也會邀請葡萄酒大師主持品鑑大會。

對於帶著明星光環來經營酒莊,Sam Neill對於圍場酒莊投注很多心力,如今在紐西蘭知名的葡萄酒產地中奧塔哥,已經擁有4個葡萄園,主要以種植黑皮諾葡萄為主,在英國知名的葡萄酒雜誌《醇鑒Decanter》,圍場酒莊的黑皮諾葡萄酒,曾在2016年度75大推薦酒款中,被評比為第13名,葡萄酒大師Bob Campbell稱讚這裡是「紐西蘭正在崛起的明星酒莊」。

73.jpg

▲奧克蘭(Auckland)是紐西蘭人口最多、也是北島最大的城市,電影中隋東風和羅蕓,初到異鄉打拼生活,就是住在這裡,他們一起向林太(徐帆飾)租屋,這棟別墅就位在一個安靜的社區內。

34.jpg

▲電影中林太的家。

林太的別墅位於郊區Meadowbank,距離市區大約半小時車程,有許多退休華人都住在這裡,根據當地房地產網站登記的資料,是一棟市值180萬紐元(大約台幣3600萬)的私人住宅,占地面積廣大,內部有5間臥室。

79.jpg

▲由於林太在角色設定上是移民紐西蘭的華人,因此在西式的房屋中,劇組用了許多中式家具來妝點空間,呈現出傳統華人的生活氛圍。

80.jpg

81.jpg

▲牆上的中式掛畫和扇子,展現出華人住宅的特色。

82.jpg

▲林太免費租給隋東風的房間。

51.jpg

▲隋東風為了追求音樂夢想來到紐西蘭,在經濟壓力之下,幫忙餐廳外送維持日常生活。

98.JPG

▲隋東風外送餐點時,路上經過的風景,這幅壁畫位於Gillies大道上,一間藝術用品店的停車場。

壁畫由當地的街頭藝術家一起創作,畫中元素來自紐西蘭知名畫家麗塔·安格斯(Rita Angus),在1951年的作品《Rutu》。 

101.JPG

▲Rutu, 1951, by Rita Angus.

20210507_如果蕓知道1.jpg

▲左邊照片是隋東風外送餐點時,經過的寢具店,目前已經沒有營業了,右邊照片是幫聖保羅教堂(St Paul's Church)神父送餐。

聖保羅教堂(St Paul's Church)是大洋洲最大的聖公會教堂之一,「聖公會」是基督新教三個原始教派之一,也稱作英國國教。

102.JPG

▲隋東風騎車去找房子,路上經過帕奈爾花園,右邊石碑是1992年韓國送給紐西蘭的韓戰紀念碑。

每年11月,帕奈爾花園內會舉辦玫瑰花節,許多新人也會安排來這裡舉辦露天婚禮。

103.JPG

▲過去紐西蘭和澳洲,都曾經與美國一起在韓戰中並肩作戰,因此韓國在1992年送給紐西蘭一座韓戰紀念碑。

85.jpg

▲隋東風帶羅蕓去看鯨魚,在碼頭區為了停車位,與人發生衝突打架的戲,地點就在皇后碼頭。

導演想呈現的是奧克蘭在90年代的畫面,這個場景的拍攝,是由製片部門提早去協調碼頭附近的車位,再將一些老爺車停進去,透過後製、調色去營造出時代感,也特別避開了有雲館的鏡頭,避免發生年代不符的狀況。

104.JPG

▲紐西蘭和澳洲過去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如今在紐西蘭,還可以看到一些帶有英式風格的建築。

105.JPG

106.JPG

▲位於碼頭旁邊的皇后鎮新地標「雲館(The Cloud)」。

當初興建主要是作為2011年世界盃橄欖球賽的主要會場,官方設計它只是一棟可以使用20年的建築,由於外觀很有特色,被當地媒體認為是紐西蘭人創新力的表現,很多人都希望這棟建築能保留下來。

107.JPG

▲羅蕓和隋東風以賭博來決定結婚的地方,位在奧克蘭唯一的賭場酒店天空城(SkyCity Auckland)。

108.JPG

▲編劇張翎說這段劇情是虛構的,導演在拍攝時,為了避免爭議,特別和賭場商量,更動了部份遊戲規則。

「紐西蘭賭場裡的大轉盤,上面有七個國家的國旗,賠率都不同,押中國是一賠十,押英國一賠一,美國是一賠五。導演考慮了很久之後,最後和賭場經理商量,把所有國旗都換成了動物圖案,因此才會出現電影中的熊貓、企鵝、大象、鯨魚……。」

隋東風和羅蕓因為押了鯨魚而中大獎,二人帶著這筆錢去結婚、開中餐館。

109.JPG

▲奧克蘭地標「天空塔」,也是南半球最高的獨立建築物,高度328米,同時兼有通信廣播的功能。

117.JPG

▲塔內設有旋轉餐廳、觀景台和玻璃地板,和澳門塔一樣,也有高空漫步、笨豬跳等活動可以參加。

58.jpg

▲美術組在夫妻二人新婚後居住的房間牆上,繪製了鯨魚的畫面,呼應了羅蕓在故事中所提到,她從小就喜歡鯨魚這件事,也為後面隋東風帶著羅蕓的骨灰去看鯨魚埋下伏筆。

83.jpg

▲電影中二人所居住的房子,也從新婚時的明亮,隨著羅蕓流產以及布魯離世,家居色彩逐漸走向冷色調,表現出他們心境上的改變。

06.jpg

▲電影中東風和羅蕓養的狗狗布魯,其實是張述和羅洋夫婦撿到的一隻流浪狗,在狗狗去世之後,他們又養了一隻貓。

布魯生病的那幾場戲,也是全片很大的淚點,黃軒說布魯其實是紐西蘭當地一個很「專業」的演員,牠有公司、經紀人,經紀人就是牠的訓練師,只要導演提前將拍攝需求發給牠的訓練師,到了拍攝現場,牠一定會完成導演的指令,非常神奇也很厲害。

120.jpg

95.JPG

123.jpg

39.jpg

▲黃軒和楊采鈺以及飾演二人好友的梅琳達(莉迪亞·佩克漢姆/Lydia Peckham飾),在紐西蘭最高峰「庫克山」,毛利語稱作Aoraki,意思是「雲之巔」。

電影中,隋東風與羅蕓接受梅琳達的邀請,到庫克山村去探望她,三個人一起去追南極光。

94.JPG

▲隋東風帶著羅蕓,從克萊德小鎮出發,搭乘飛機前往庫克山拜訪梅琳達、追尋極光,他們搭乘的飛機就是inflite公司,在庫克山經營的雪上飛機。

庫克山村位於有「紐西蘭屋脊」之稱的庫克山國家公園內,地理位置特殊,所有的資產都屬於國家,為了維持自然環境生態,當地只有少數特許經營的酒店和旅館,以及梅琳達工作的庫克山村小學。

115.JPG

▲庫克山國家公園雖然是紐西蘭南島,受南極光害影響最小的「追光地」,但卻不是最佳觀景點。

由於大自然變化莫測,劇組熬了好幾個晚上,都無法拍到理想的畫面,最後是靠著後製,才完成電影中看到的效果。

33.jpg

▲電影中有段極為夢幻的場景,隋東風帶著羅蕓和梅琳達,一起在極光中許下了各自的願望。

紐西蘭正好是可以看見南極光的地方,最佳觀賞地區其實是在當地的第三大島斯圖爾特島上,這個島名在毛利語中的意思是:「發光的天空之地」,電影中這段極光風景是在庫克山區拍攝,加上後製才完成的。

75.jpg

63.jpg

66.jpg

▲位於紐西蘭南島中西部坎特伯雷地區的「庫克山國家公園(Mount Cook National Park)」,以巨大壯麗的冰川景色聞名,曾是知名電影《魔戒》和《哈比人》的拍攝取景地。

116.JPG

▲電影中有一面巨大的鯨魚彩繪,位於凱庫拉一家麵包店「Pot Belly Bakery & Cafe」外牆上,是當地熱門的標誌。

118.JPG

▲餐廳內佈置溫馨,有販賣各種輕食、飲料,不少旅客在出發賞鯨前,都會先來這裡坐坐。

90.jpg

▲位於紐西蘭北島、南島之間的「庫克海峽(Cook Strait)」,取名自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他是第一位航行通過這個海峽的歐洲人,在南太平洋中的「庫克群島」,也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122.jpg

93.JPG

91.JPG

▲電影中隋東風從奧克蘭的家出發,帶著妻子骨灰開車前往南島,他帶著車子搭上跨島渡輪interislander,從北島來到了南島。

長達一千公里的路程,只為完成妻子最後的願望,interislander一共擁有三艘渡輪,分別叫Aratere、Kaitaki和Kaiarahi,隋東風搭乘的是「Kaitaki」。

92.JPG

▲渡輪上的設施一應俱全,interislander渡輪是紐西蘭橫跨南北島,最美的交通方式。

97.JPG

▲到達南島之後,再換小船去賞鯨。

當地的出海賞鯨船,可以參考「Kaikoura Whale Watch」,除了耶誕節當天沒有營業,全年無休。


▲Whale Watch Kaikoura 2 Min Video.

61.jpg

62.jpg

▲為了完成妻子生前的願望,東風帶著羅蕓的骨灰,開車經過上千公里去海上看鯨魚。

出海之後,東風和老船長講起了他和羅蕓的故事,在等待中,終於在海上看到了成群的鯨魚躍出海面,於是他緩緩拿出妻子的骨灰,隨風撒落在大海裡。

這段鯨魚躍出大海的畫面,其實是利用CG後製技術做上去的,黃軒說因為在海上很難抓到適合的拍攝角度,也不知道鯨魚何時會出現,因此拍攝當下他並沒有看到鯨魚,而是對著空氣靠著想像演出,不過女主角楊采鈺,倒是在戲外為他彌補了這個遺憾。

由於當天正好沒有羅蕓的戲要拍,因此她就去了凱庫拉(Kaikoura),那段時間正好是抹香鯨遷徙到當地海域捕食的季節,她特別拍下鯨魚的畫面傳給黃軒。

紐西蘭南島的「凱庫拉」位於基督城和皮克頓中間,正好是冷暖洋流的交會處,當地最有名的行程就是出海賞鯨豚,除了抹香鯨,還能看到虎鯨、海豚等海洋動物,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參加,有些旅遊公司還會有看不到鯨魚就退款的保證。

除了選擇搭船出海,另外還可以搭直升機從空中賞鯨豚,其它還有海釣、潛水、獨木舟等活動,凱庫拉在毛利語中的意思就是「龍蝦大餐」,所以當地的海鮮也非常便宜。

64.jpg

70.jpg

▲導演馮小剛和電影中的男女主角黃軒、楊采鈺,在紐西蘭拍攝中。

89.jpg

▲部份工作人員在克萊德小鎮合影。


▲電影片尾曲,楊坤演唱《夢之路》。


▲電影主題曲《相愛的那天》,根據一首講述愛情的紐西蘭毛利民歌「Pokarekare Ana」改編。

整個電影團隊在紐西蘭工作了二個多月的時間,其中有幾個取景地雖然不是熱門旅遊景點,但是透過電影鏡頭,讓人看見小鎮寧靜悠閒的自然風光,看完電影除了被真摯的愛情感動,當地的鯨魚、極光、冰川、田園風光也讓人深深著迷,紐西蘭實在是太美了!!

浪漫唯美細膩詩意,一向不是馮小剛作品的風格,《只有蕓知道》導演希望觀眾仍要相信愛情,別仗恃年輕可以有大把時間留給以後,羅蕓是個沒有以後的人,但直到她重病離世,只留下隋東風一個人面對那些未盡的遺憾時,他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之間約定過的許多夢想,終究只留在了過去,這是個令人遺憾的故事。

面對離別後的痛苦、孤獨和遺憾,隋東風選擇以平靜地心去接受,就像他們過去認真用力地享受生活裡的種種美好,因為妻子的離去,以及她為愛情所做的犧牲,讓他更珍惜二人曾經共有的回憶,導演也說:「相信每一個人都很願意去把愛情的美滿,當成自己的一個理想。」

哪裡有愛,哪裡就是家「Wherever You Are Is My Home」

從場景到音樂,處處展現出導演對紐西蘭的喜愛,雖然現在還無法親自去拜訪這些景點,但是先整理起來,相信未來總有一天,可以跟著電影的腳步,去走一趟聖地巡禮,看看這些動人的風景。

arrow
arrow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