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 2011年夏天, 浣熊接受調任, 成了在對岸工作的台幹, 麋鹿也成了飛來飛去的台媽
◎ 這裡紀錄我們在《漳州、廈門、台北的生活, 以及全家人曾經一起走過的足跡》
◎ 寫信給我: meeko0322@gmail.com facebook.png plurk.png plus48.png

目前分類:201307_榕城の福州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咔(ㄌㄨㄥˋ)溜」是福州話裡玩耍的意思,念的時候「咔」要短而清脆,像跳躍的樣子,而「溜」的尾音要拉長向上,給人一種輕鬆俏皮又開心的感覺。

福州的歷史長達二千多年,其中南後街一帶的「三坊七巷」約建於西晉末年,唐朝安史之亂時,許多人避難南遷至此,並將中原文化帶入福建,以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為主的儒風文化便逐漸形成。

一公里多的街上,由北到南,像魚骨般分列著十條坊巷,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和吉庇巷,但1949年後,吉庇巷(今吉庇路)、楊橋巷(今楊橋路)和光祿坊都已改建成馬路,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二坊五巷。

張望著一戶戶深宅大門以及高翹的屋簷,白牆黑瓦,行走在這些閩式建築中,感受昔日大戶人家的日常。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嚴復是福州人,他是清代洋務運動馬尾船政學堂的學生,也是清朝政府第一批派遣去歐洲的留學生之一,雖然受的是西方教育,不過思想上仍堅持中國傳統的仕途觀念,可惜他從33歲到41歲,考了四次舉人都以落敗收場,不久舉人制度就被變法派廢除了。

他的成就不在海軍,而在於他翻譯了《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闡述救亡圖存的觀點, 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自強自立,鼓舞當時積弱不振的民心,號召大家要振興救國。

戊戌變法失敗後,他開始大量譯述西方重要思想著作,對近代中國有很大的影響,2011年初,偶然讀到了聯經出版的《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這本書,「惟適之安」來自嚴復自題的墓前銘刻,書中詳細介紹了他的家庭生活和求學過程,以及後來如何成為一位自由主義體系的思想家。

比較讓人震撼的是歷史課本上從未提過,關於這位大思想家的許多「反動事蹟」,像是抽鴉片、納妾、離婚、反對自由戀愛,疾呼廢除科舉制度、還有列名籌安會,協助袁世凱復辟,支持「上海靈學會」的鬼神觀念以及靈魂不死的說法等等,看過這本書,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會強烈抨擊五四運動的種種行為了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搭動車來到福州,出站後看了公車站牌才發現,從動車站到市區還有一大段路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鼓山風景區距離福州市中心大約有八公里,一大早我們從三坊七巷的西門出發,搭上70路公車,沿著街區大約晃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終點站下院,循著巨大的牌坊往前走一小段路,便來到了位於福州市近郊的鼓山風景區。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說起這趟來福州,其實停留的時間還不到二天,其中三坊七巷算是待最久的地方了,不過並不是因為古蹟文物看不完,而是因為美食吃不停啦!!

福州小吃歷史悠久,在台灣比較熟悉的大概就是福州魚丸和福州胡椒餅了,在廈門有位福州朋友曾經說過,他們家是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沿著嶄新的南后古街北口一直走,不到一百公尺的距離,就會看見門面很古樸的星巴克,為了配合三坊七巷明清建築的特色,咖啡店開在街角一棟二層樓的木屋中。

要不是戶外那幾把綠色大洋傘上,幾個醒目的starbucks字樣,走過路過很可能就會錯過這間古色古香的星巴克了。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楊橋東路位在福州的古樓區,三坊七巷最北邊,一百多年以前,這裡還只是一條小巷,因巷子可通到楊橋,所以被稱作楊橋巷。

民國以後,城市發展日益繁榮,當年的小巷被改成了楊橋路,並分成了東西中三個路段,楊橋東路和南后街上的坊巷群隔著馬路相望。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