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ㄌㄨㄥˋ)溜」是福州話裡玩耍的意思,念的時候「咔」要短而清脆,像跳躍的樣子,而「溜」的尾音要拉長向上,給人一種輕鬆俏皮又開心的感覺。

福州的歷史長達二千多年,其中南後街一帶的「三坊七巷」約建於西晉末年,唐朝安史之亂時,許多人避難南遷至此,並將中原文化帶入福建,以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為主的儒風文化便逐漸形成。

一公里多的街上,由北到南,像魚骨般分列著十條坊巷,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和吉庇巷,但1949年後,吉庇巷(今吉庇路)、楊橋巷(今楊橋路)和光祿坊都已改建成馬路,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二坊五巷。

張望著一戶戶深宅大門以及高翹的屋簷,白牆黑瓦,行走在這些閩式建築中,感受昔日大戶人家的日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麋鹿與浣熊 的頭像
    麋鹿與浣熊

    一日の遠方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