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村食光」位在鶯歌火車站附近、文化路上的巷弄內,是一間主餐要先預約的私廚料理餐廳,臉書上聯絡時,老闆說從文化路217巷進來會比較好找,結果手機導航帶我們到一間看似人家住屋的門前停下來,經過再三確認後,沒錯!!穎村食堂真的是開在一間民宅內。
推門進去,確認訂位資料後,老闆帶我們到窗邊坐下,這裡用餐採預約制,主餐需在二天前先預訂,當天在現場可以加點義大利麵、沙拉、甜點和飲料,室內擺設略帶有日雜鄉村風格,以及有許多用漂流木做成的小擺飾,寧靜舒適的環境,很適合來這裡約會或是多人包場聚餐。
▲在台灣不太容易吃到美味的西班牙海鮮飯,看到菜單上有這道適合共食的餐點,決定第一次來穎村食光,就從西班牙的味道開始好了。
來的這天才二月尾,陰雨不斷的初春時節,沒想到竟然會遇上櫻花盛開的美景,我們剛好就坐在這季節限定的窗景邊,吃著美味的海鮮飯,視覺和味覺都被深深的療癒了。
▲平常很少來到鶯歌,和這裡很不熟悉,但本人就是個為了美食,再遠都願意去吃看看的雙子座啊!!
▲如果開車過來,火車站旁邊有收費停車場。
▲先拍起來,等天氣好再來走走。
▲文化路上剛好經過歷史建築「成發居」,看了文字說明才知道,舊建築大半已經被拆除,只保留騎樓修復,原地蓋起了新大樓,成為歷史建築和大樓住宅共存。
「成發居」興建於日治時期,是鶯歌在日治大正初年,極具代表性的建築,面對著縱貫線,是當時設有拱廊騎樓的番仔樓牌樓厝。
▲從這棟黃色房屋旁邊的巷子走進去,就是文化路217巷。
▲超級低調的招牌,就是白牆上那個小小的白屋,幸好走到這裡有抬頭張望,不然可能會找更久!!
▲繞過被綠意圍繞的小白屋,看看櫻花,入口的木門在右手邊。
▲門口有台販賣機,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長板凳旁邊堆了許多木材,好像是店家窯烤時的木料。
這裡就是穎村食光的入口,如果有訂位,請勇敢轉開門把走進去,老闆會在門後的櫃台等你。
▲室內被分成許多不同的區域,每組座位中間會以隔簾分開,有訂位的桌上會先放好水瓶。
▲鶯歌是陶瓷小鎮,店內餐盤也是略有重量的陶盤。
▲當天的手作甜點,可以現場加購。
▲窗邊是長板凳座位,不想賞花可以把窗簾放下來,很喜歡老闆安排的這個角落。
▲對鶯歌不熟,可以先看看這張手繪的鶯歌在地地圖。
▲這是穎村食光臉書上的菜單,建議大家想來用餐,還是先上臉書看一下店家的公告訊息,然後記得訂位訂餐。
▲濃湯以及熱騰騰的手工麵包先上,吃完後覺得....好想跟老闆買麵包啊!!怎會那~麼好吃啦!!
▲現場加點的沙拉,滿滿一大盤誠意十足。
▲從濃湯、麵包、沙拉,一路吃下來,約過了半小時,事先預訂的西班牙海鮮鑄鐵鍋巴飯也上桌囉!!
▲光是看到五彩繽紛的色彩,視覺上就讓人充滿期待。
紅色的小番茄、紅椒、青綠的花椰菜,以及豐富的海鮮,鐵鑄鍋的熱氣,讓米飯的味氣不斷往上衝,二個已經半飽的人,立刻迫不及待裝碗分食。
雖然沒吃過正統的西班牙海鮮飯,但個人覺得「穎村食光」這道「西班牙海鮮鑄鐵鍋巴飯」很符合台灣人口味,這裡採用偏長的細米,燉煮到軟硬適中,不會有米心未熟或是偏硬的口感,而且香料和調味都很剛好,新鮮的蝦子個頭不小,外殼有先處理過,可以很輕易的將蝦殼剝下,其它還吃的到蛤蜊、透抽、魚塊、蟹肉棒等食材,這一大鍋就在我們不停地讚嘆好好吃,看著對方也吃得心滿意足笑逐顏開中,連鍋巴都吃得乾乾淨淨。(廚師應該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吧!!)
本來餐後想再加個甜點,但是這次真的沒辦法了,好殘念啊!!
▲二個人吃好撐,結帳大約一千多元,真材實料又美味,個人覺得很值得耶!!
看過其它人的分享,店內的豬肋排和烤雞好像也很厲害,紅豆麵包和檸檬塔也很多人推薦,下次再約多點人來一起變胖吧XD
穎村食光附近,散步就可以走到「三鶯桃花源」,十多分鐘步程,正好來消食一下。
▲「三鶯桃花源」離鶯歌老街不遠,這是一塊由大漢溪、鶯歌溪匯流處所形成的新生地。
原本是陶瓷廢棄場,新北市政府將這塊近32公頃的地方,植上綠意並規劃自行車道,設置許多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成為三鶯藝術村。
▲園區不小,也有許多很好拍照的地方,來到鶯歌除了逛老街玩陶瓷,三鶯桃花源、藝術村也是個不錯的景點。
穎村食光的餐點很有特色,食材和服務都讓人很喜歡,雖然第一次來有點小迷路,不過還好靠著萬能的谷歌地圖導航,最後還是順利讓我們吃到了美味,也幸運遇上早春的櫻花,雖然主餐要事先預訂,但因為需要備料和採買,才能有最好的品質,相信吃過就能理解這樣的遊戲規則。
在老闆巧手設計的老屋中,充滿懷舊氛圍的用餐環境,品嘗這些美味的歐陸風料理,也是來到鶯歌小鎮,一段暖暖的幸福食光呢!!
<<穎村食光>>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13巷16號
電話:02-8677-3112
營業時間:11:30~15:00/17:30~20:30(週二公休)
FB:穎村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