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煉金文創咖啡館吃過午餐後,走在黃金博物館園區內,剛好看到一條長長的石階路,指示牌上寫著通往黃金神社,之前曾在日本導演林雅行的採訪筆記書中,看過關於這座神社的介紹,路標上顯示600公尺便能到達,沒想到一路都是陡上坡的巨大石階,半公里雖然不算遠,但是連續不停的登階抬腿,對於不常運動的人來說,走起來還是很厭世,幸好沿途相伴的山海美景,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疲憊,多休息幾次,咬牙撐一下,最後還是走上去啦!!

[新北 金瓜石] 在廢墟中煉金 昔日金瓜石俱樂部成文藝風格小店 煉金文創咖啡館

來到這裡很快就會理解,神社為什麼會蓋在這麼高的地方,站在巨大的石柱旁,眼前就是無耳茶壺山、基隆山、往下可以看到金瓜石聚落、勸濟堂頂超大的關公像以及遠遠的陰陽海,視野遼闊,應該是神明會喜歡的地方,如果剛好遇上秋天時節,還能看到滿山遍野隨風搖曳的芒草花盛放。

離開神社,回到博物館園區,體驗搭礦車、參觀博物館、吃碗礦工最愛的點心豆花、看看太子賓館,園區內變化不大,每次來的印象都差不多,倒是過去的礦山所長宿舍(三毛菊次郎宅),聽說已經開始準備修復作業,對於這棟規模僅次於太子賓館的三毛宅,讓人很期待它未來的樣貌呢!!

20160727_水金九16.jpg

▲來到金瓜石,總會讓人想到相鄰不遠的九份,二個地方都產礦,但過去因為礦區管理者不同,因此二地的氛圍也很不一樣。

金瓜石在過去是屬於「日本田中礦山業株式會社」管理的礦區,九份則屬是由台灣人顏雲年主理的「台陽礦業株式會社」,負責規劃採礦相關事宜,二者的經營方式不同,九份比較熱鬧開放,夜夜笙歌的景象,讓當地猶如「小上海」般,而金瓜石則在嚴謹的日式思惟下,顯得安靜且秩序井然。

日本人離開台灣後,金瓜石礦區的日人資產大多被國民政府接手,並委由台金、台糖、台電等單位負責經營,而九份礦區大多流入民間,屬於私人產業。過去因為開採金礦,讓九份和金瓜石繁華一時,之後隨著礦產枯竭,人潮散去而日漸蕭條沒落。

1989年,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悲情城市》上映,隨著林文清那清澈深邃的眼神(梁朝偉在片中飾演的角色),人們的視線又再次回到九份,也翻轉了山城小鎮的命運。

九份隨著電影、廣告而日漸知名,過去的暗街仔,隨著越來越多進駐的商店,成為擠滿觀光客的九份老街,而金瓜石礦區的土地,因為大多屬於政府所有,因此被規劃開發成「黃金博物園區」,如今在金瓜石,偶爾還能感受到一些安靜滄桑的氣息,和九份相比,觀光客也少了很多。

[新北 瑞芳] 雨天晴 暗街仔裡吃不停 九份老街上的美食

[新北 瑞芳] 幽靜山城憶淘金過往 走訪舊時光裡的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

20160727_水金九4.jpg

20160727_152156.jpg

▲晴天下看起來很有特色的自然景點「陰陽海」,原本大家認為是臺金公司煉礦污染所導致,直到臺金停產十多年後,卻發現陰陽海依然存在。

經過學者研究,才了解這種海水呈現黃藍交錯的現象,是當地地質含有大量的黃鐵礦,隨著時間和環境因素,形成不易溶於水的三價鐵離子化合物,最後流入海水中,形成這樣奇特的景觀。

20160727_水金九6.jpg

20160727_153309.jpg

▲黃金神社又被稱作「金瓜石神社」、「山神社」,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是臺灣鑛業株式會社,為了安定員工的心,在礦山所興建的重要信仰,神社於昭和12年(1937年)7月15日落成。

原始建築包括有本殿、拜殿、洗手亭,以及沿階梯而上的參道,可惜在戰後受到破壞,如今只剩下二座鳥居、幾盞石燈籠,以及社殿的地基和石柱,2007年被公告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20160727_水金九7.jpg

20160727_154048.jpg

▲一路上就是不斷的抬腿上坡,有些路段還臨著懸崖,短短600公尺,走得腿軟又心驚啊!!

20160727_水金九8.jpg

20160727_154248.jpg

▲沿途可見僅存的鳥居和石燈籠。

20160727_154509.jpg

20160727_154639.jpg

▲偶爾抬頭望向不遠處的青山,想起台灣最紅歐吉桑吳念真先生,曾經說起上小學時,每天都要在金瓜石山路上,走很遠路途去上學的往事,住在山裡的孩子真的很辛苦啊!!

20160727_154651.jpg

▲再撐一下,走到階梯最上方,穿過有著「結界」寓意的鳥居,就會看見神社遺址了。

20160727_154816.jpg

▲說明牌還是台北縣政府時期製作的。

20160727_154908.jpg

20160727_水金九9.jpg

▲主殿台上有塊奉納石,各國遊客放置硬幣在石上求平安。

過去神社在每年7月中,會舉辦盛大的祭典,昔日的榮景,如今還不到百年,只剩下荒涼落寞的遺跡在此。

20160727_154951.jpg

20160727_155234.jpg

20160727_155242.jpg

▲不平坦的水泥地上,只剩下十根大石柱矗立在此,頗有令人不勝唏噓之感。

20160727_155936.jpg

20160727_155958.jpg

20160727_160007.jpg

▲難度不高的茶壺山登山步道,半小時左右便能登頂,且沿途風景優美,Vivian說這哪有像茶壺,就是個土堆而已XD

20160727_160459.jpg

20160727_152808.jpg

20160727_153141.jpg

20160727_153254.jpg

20160727_161322.jpg

▲每次來黃金博物館,都會來吃碗礦工最愛的點心「豆花」。

20160727_160908.jpg

20160727_160923.jpg

▲簡單的糖水、花生,配上老闆的手藝,舀出如彎月般口感綿密的豆花,是夏天最消暑的點心。

20160727_161359.jpg

20160727_161424(0).jpg

20160727_161943.jpg

20160727_161819.jpg

20160727_162133(0).jpg

20160727_162100.jpg

▲在本山五坑坑道口外,巨大的金字玻璃牆前面,有一座縮小版的銅沉澱池。

池底有鐵片,當礦水和廢鐵接觸時,鐵片表面就會還原出銅結晶,有部份會沉積在池裡。這些水中的銅離子成份,就是能殺死蚊子幼蟲孑孓的秘密。

20160727_水金九10.jpg

20160727_162409.jpg

20160727_162511.jpg

▲本山五坑內整理得不錯,展示不少昔日的採礦用具和坑道模型,也有採礦作業的說明。

20160727_162550.jpg

20160727_162708.jpg

20160727_162723.jpg

20160727_162832.jpg

20160727_162926.jpg

20160727_水金九11.jpg

20160727_水金九12.jpg

▲二次世界大戰時,作為日本帝國最南端的台灣,日軍在島上興建了多處戰俘營,關押盟軍戰俘。

20160727_163624.jpg

▲園區內的文創小店。

20160727_163751.jpg

20160727_163758.jpg

▲有各種偽黃金小物,可以買個過癮!!老闆拿十塊金條來XD

20160727_164342.jpg

20160727_164649.jpg

20160727_164706.jpg

20160727_164843.jpg

▲本山五坑出口,附近還有個地質公園。

20160727_164942.jpg

20160727_165220.jpg

20160727_165221.jpg

20160727_165227.jpg

20160727_165313.jpg

▲園區內另外一個用餐休憩處「金水茶坊」。

20160727_水金九13.jpg

▲只能在屋外庭園參觀的「太子賓館」。

原本是「日本田中礦山業株式會社」,為了招待日本皇太子(後來的裕仁天皇)來台視察,所興建的行館,完工於大正11年(1922年),後來日本皇太子並沒有來到金瓜石,賓館面積有300多坪,完全依照日本皇宮太子住屋的格式設計興建,屋外有日式庭園造景。

20160727_165512(0).jpg

20160727_165541.jpg

20160727_165600.jpg

20160727_165701.jpg

20160727_165711.jpg

20160727_165727.jpg

20160727_水金九14.jpg

▲庭園內有一棵超過百年的九芎樹,這種樹幹光滑,連猴子都不容易爬上去,因此有個可愛的名字,叫做「猴不爬」。

20160727_165750.jpg

20160727_165815.jpg

20160727_170051.jpg

20160727_170059.jpg

20160727_170324.jpg

20160727_170355.jpg

20160727_170422.jpg

▲1940年代,日本殖民末期,由於二戰爆發,擔心台灣人會乘機謀反,因此以許多莫須有的罪名,逮捕拘禁當地菁英人士。

1941年,日本政府指揮高等警察,發動金瓜石礦山掃蕩工作,在當地拘捕百餘人,最後有33名殉難在獄中,稱為「金瓜石事件」。

紀念石上雖然刻著1942年,但根據後來學者研究,這起事件應該是發生在1941年夏天。

20160727_170454.jpg

20160727_170610.jpg

20160727_170640.jpg

▲夕陽西下,園區內的遊客也漸漸散去,山城又恢復了寧靜。

20160727_水金九15.jpg

▲裝置藝術「黃金種子」。

20160727_152534.jpg

20160727_171004.jpg

20160727_水金九17.jpg

▲過去極受敬重的金瓜石礦山所長三毛菊次郎,他所居住的宿舍至今仍留存著,也是規模僅次於太子賓館的日式建築,有前庭和後院,目前已被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20160727_171237.jpg

▲過去省公路局的客運車,就是在時雨中學前方搭乘。

黃金博物館園區特地找了一台1984年出廠,已經退休的訓練車,改造成昔日客運車體的樣貌展示,喚起當地人兒時的記憶。

從念書、戀愛、結婚、生小孩,金瓜石和九份,一直都是很常來的地方,當年因為著迷於梁朝偉的帥氣,所以看了《悲情城市》,但也因為太年輕,對於過去的歷史懵懵懂懂,不是很能理解導演想要透過作品,探討台灣人的處境以及身份認同的問題,看完電影只覺得場景好美,梁朝偉不只帥連戲都很會演。

這麼多年過去,還是常常會來九份金瓜石玩,也慢慢補上了過去沒讀過的歷史,那些課本中從未提過的往事,電視台也常在每年228時,重播《悲情城市》,2011年,讀了張靚蓓寫的《凝望.時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才發現當年片中那幾位梳著油頭的大哥(張大春、詹宏志、吳念真、謝材俊),如今在藝文和媒體界,都已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轉眼,30年過去了。

藉著閱讀和電影,對這座山城有了更多認識,淘金年代的歷史,在觀光人潮中,逐漸成為遠去的記憶,相較於九份老街上,櫛比鱗次的小店,賣著大同小異的商品,個人更喜歡多搭一段公車,上來金瓜石,漫步在和風留存的山城小鎮裡,尋訪昔日的礦業足跡,偶爾遇上小雨紛飛,懶得撐傘就任性地在細細的雨絲中慢慢走著,看著眼前迷濛的山海景色,覺得山城裡連霧氣蒸騰的樣子都好美。

走出園區,搭上開往瑞芳車站的公車,下山後去保雲芋圓,點了剉冰和關東煮,讓從小就愛古早味的Vivian,吃得心滿意足。

[新北 瑞芳] 在地美食 九份山下超過一甲子老店 傳承阿嬤味道的保雲芋圓

她的年紀或許還不能深刻理解大導演的作品寓意,對歷史地理的學習,也還停留在為考試而硬背下答案的懵懂中,只希望在她長大以後,偶爾可以想起,那個夏日午後,和媽媽一起搭上公車,搖搖晃晃來到金瓜石吃吃喝喝的美好回憶。

arrow
arrow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