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是一個位於高雄西側的沙洲半島,北端的旗后山隔著高雄港和柴山遙望,小小的島上,如今有一萬多戶居民生活在此,從鼓山輪渡站碼頭出發,搭船過來10分鐘就到了,交通非常方便,島上有不少熱門的打卡景點,像是彩虹教堂、旗后砲台、星空隧道、海珍珠、三百多年歷史的天后宮,以及綿延在旗津老街上的海產店和海味小吃,讓這裡成為高雄的人氣旅遊地。

來到旗津這天,人品沒有噴發,一路上都是灰灰的天空相伴,陪著小女生到處拍照打卡,媽媽卻忘了要在碼頭先租台腳踏車,全程靠著雙腳,走完東邊換西邊,看了星空隧道再回頭找彩虹教堂,在沒什麼綠蔭遮陽的旗津島上,走到爆汗腿軟心累,真心建議一定要先租車,才是最舒服的旅遊方式,旗津雖然是個小島,但其實走起來一點也不小啊!!

鼓山旗津.jpg

▲過去對「旗津」比較深刻的印象,就是個觀光漁港,這幾年陸續推出許多網美景點。

第一次來又是步行,大半天時間,走訪了星空隧道、高雄燈塔、旗後砲台、彩虹教堂、海珍珠和蔣公廟後,就直接搭公車回碼頭了。

出發前看了一些關於旗津的歷史和旅遊點介紹,比較有意思的是,據說「旗津」這個地方的由來是和海盜有關,話說在明朝時,有個叫林道乾的海盜,被官府追緝來到打狗山,他被追兵逼到無路可走,便拿寶劍往山壁一劈,沒掉這一刀不只劈出了打狗港,也把旗津和高雄本島分開,.....這也太神奇了吧!!

「旗津」昔日稱作「旗后」,因為在西北邊有座旗后山,遠遠望著就像一隻飄揚的旗子,所以為在後方的聚落便被稱作「旗后」。

旗后地區最早在清康熙12年(1673年),便有漁人為了避颱風而移居至此,之後隨著打狗港開港,加上旗后海關設立在此,小漁村便逐漸發展成為熱鬧的市集,連英國領事館都曾短暫設在旗后。隨著打狗港築港計劃,讓旗津開始走向沒落,填海而成的哈瑪星,因為鄰近打狗港車站,迅速成為新興街區,1925年,「旗后」更名「旗津」,地名是來自於日治時期,從澎湖前來旗津,開班授課漢學的老師陳錫如,他帶領男女弟子成立高雄第一個詩樂園「旗津吟社」。

當時的打狗區長旗津仕紳葉宗祺,還特地讓出自家二樓供他講學,陳錫如將這裡命名為「留鴻書軒」,在很短時間內,吸引許多知識青年參與論學賦詩,「留鴻書軒」也成為當時熱門的文青聖地。

旗津在1975年,高雄港進行第二港口工程時,從半島變成一座孤島,直到1984年,前鎮、旗津之間的過港隧道完成後,才又再次和高雄本島相連,經歷過數百年的變遷,如今只能在島上一些小街巷中,尋覓它在往日榮景裡所留下的吉光片羽。

鼓山旗津1.jpg

▲前往旗津可以搭船或坐公車走過港隧道,第一次來,我們選擇搭渡輪。

從西子灣捷運站1號出口上來,沿著旁邊的麗雄街直走,大約8分鐘就會到鼓山輪渡站,可以直接搭船到旗津。

在麗雄街口有幾間單車出租店,從這裡租可以直接將車騎上渡輪(要另外買票),或是搭船到旗津碼頭再租也很方便,如果不想自己騎,旗津碼頭小七旁邊,也有不少三輪車司機提供載客服務,可以過去問問看價格。

旗津很大,如果想要把景點跑透透,真心建議一定要有交通工具,才不會太為難自己,想靠二條腿,真的會走到厭世啊!!

上船刷悠遊卡價格比較優惠,從清晨到深夜都有交通船往來旗津、鼓山之間,船班資訊請參考

鼓山旗津2.jpg

▲鼓山渡輪站附近,也有不少景點可以順遊。

渡輪站位於南鼓山區,日治時期,這裡被稱作「哈瑪星」,因為水陸運輸發達,有許多工商企業會社和行政機關進駐,成為高雄最熱鬧的街道。新街區上各式建築林立,個有特色,日式傳統屋宇、和洋折衷樓房,雖然隨著城市更新已被拆除不少,但仍有許多幸運被保留下來,轉做書屋、咖啡館、特色餐廳,如今走在老街廓上,還能感受到懷舊的韻味。

[高雄 鼓山區] 哈瑪星散步 文創風潮中的歷史記憶 舊打狗驛故事館/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鼓山區] 舊建築文藝復興 再造歷史現場「興濱·哈瑪星 港濱街町再生」展覽 

鼓山旗津3.jpg

▲鼓山、旗津之間的定點交通運輸,可以將汽車、機車、腳踏車、大人、小孩、貨物全部載運到對岸,渡輪也成為充滿當地特色的風景。

坐在船上會讓人想起香港的天星碼頭,也是以這樣的觀光船,往來於於尖沙咀和中環之間。

[香港 尖沙咀] 寄明信片 天星小輪到中環 搭張保仔號夜遊維多利亞港

20210124_103955.jpg

20210124_104040.jpg

20210124_104541.jpg

20210124_104627.jpg

▲船體很大,搭起來很平穩,整段航程大約10分鐘,旗津輪渡站的紅磚建築很有特色,下船前記得看一下。

下船後,穿過熱鬧的旗津老街,二旁是一間比一間還大的海產店,活跳跳的海鮮就在店前當作活招牌,也有一些小攤車賣烤魷魚、炸花枝這類適合帶著走的小吃,反正跟著人潮走就對了,海產街盡頭就是大片的沙灘區。

20210124_105745.jpg

▲觀光客先來張地標照。

鼓山旗津4.jpg

▲往右轉可以走到星空隧道。

這次來剛好看到去年秋天舉辦的「旗津海岸藝術季」作品還在沙灘上,策展主題「1920公尺的約定」的寓意也很有趣,是取旗津貝殼館旁的公共藝術裝置「黃金海韻-海珍珠」到「星空隧道」之間的距離,因此所有作品都在這段海岸線上。

鼓山旗津5.jpg

▲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創作《海岸的守護者》。

走在旗津海岸,可以看到豎立在一旁的義勇救人紀念碑,說的是1993年五位學生手拉手捨己救人的義行,阿部乳坊以這件作品,提醒大家要注意海域危險,也向救生員致敬,感謝他們守護海岸的安全。

鼓山旗津6.jpg

▲來自港口部落的阿美族藝術家,伊祐·噶照以木材和鋼筋結構創作《心的觸角》。

作品外形看起來像是一隻章魚,從開口框出一處海景,讓人可以放鬆、靜心與自己對話,找回最初的自己,透過心的觸角踏入海的身體,感受生命中的每一道風景。

20210124_110830.jpg

20210124_110839.jpg

▲海景雖然很美,但也莫忘大海無情,細讀著碑文上這些名字和敘事,心裡覺得酸酸的,那麼年輕又熱心的孩子,這樣的「見義勇為」讓人好沉重啊!!

20210124_110947.jpg

20210124_111226.jpg

▲開鑿於日治時期、穿過旗後山的「旗津隧道」,原本是一條軍事戰備隧道。

2005年重新整建彩繪,如今以「星空隧道」成為IG打卡熱點,隧道內鋪著木棧道,可以供遊客以及自行車通行。

20210124_111243.jpg

20210124_111444.jpg

20210124_111600.jpg

鼓山旗津9.jpg

▲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穿過隧道就能看見旗津海景,抬頭還有12星座喔!!

20210124_111626.jpg

鼓山旗津10.jpg

▲星空隧道出口,立有長老教會台灣宣教先驅,馬雅各醫師的歷史紀事碑。

1865年5月28日,來自蘇格蘭的馬雅各醫師,在打狗旗後(今高雄旗津)上岸,展開醫療傳道服務,也寫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紀念碑設立的位置,鄰近他當年登陸的地點。

鼓山旗津8.jpg

▲紀念碑對面,是個適合欣賞海景的地方,聽說現在年輕妹妹喜歡拍背影,媽媽都有在發漏呢XD

鼓山旗津12.jpg

▲沿著旗后砲台海岸線走,在強勁海風的吹拂之下,整排金武扇仙人掌不只長得高,連葉片都比成人手掌還大。

鼓山旗津11.jpg

20210124_112401.jpg

20210124_112831.jpg

20210124_113034.jpg

20210124_113347.jpg

▲靠近港口處有不少釣客。

鼓山旗津13.jpg

▲好特別的木造式建築,可惜網路上找不到任何資訊,不知道是誰家的房子這麼美。

鼓山旗津14.jpg

▲前往旗後砲台、高雄燈塔的路上,景觀果然不簡單,隨著高度攀升,腳下的高雄港風情盡收眼底。

20210124_115305.jpg

▲1883年設置的「高雄燈塔」,也稱作「旗后燈塔」,位於旗津區旗后山頂。

燈塔位於旗津區最高點,是欣賞風景的好地方,塔身是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頂部為圓筒形,目前有開放參觀,可以從燈塔上的陽台,眺望高雄市全景。

1864年打狗港開港後,隨著船隻往來漸多,不時有船難事件發生,光緒9年(1883年)鳳山縣副將王福祿,特別聘請英國籍技師在在旗后山上興建燈塔,這是一座小型的磚造塔,也是全台灣第二座燈塔。

日治時期因高雄港運量大增,大正5年(1916年)便在原址西側興建了一座新的燈塔,塔身八角型,上端採用白色圓柱,燈塔前方還建了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辦公室,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貌,二戰間曾經遭受砲擊損傷,如今高雄燈塔位在山頂上,和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隔海對望,走過百年歲月,也見證了打狗港從一個小漁村變成國際大商港。

20210124_115450.jpg

20210124_120311.jpg

▲白色的燈塔建築非常好拍,地上已經貼心標上拍攝點囉!!

鼓山旗津15.jpg

鼓山旗津16.jpg

20210124_115744.jpg

20210124_115758.jpg

▲制高點上的視野。

20210124_120120.jpg

鼓山旗津18.jpg

▲燈塔內有文字說明版介紹相關歷史,一樓有文物可以參觀,順便複習一下國中歷史。

逛完燈塔,我們沿著山上的指標,往旗后山步道走,想去尋找砲台蹤跡。

20210124_121345.jpg

20210124_121402.jpg

20210124_121722.jpg

鼓山旗津19.jpg

▲前往砲台的路上沿途都是碎石子路,在茂密的樹叢下,可以看到隱密的防空洞設施。

鼓山旗津20.jpg

▲站在砲台頂上的視野很好。

砲台北側是操練場,中間是指揮區,南區才是裝設大砲的地方,厚牆內側是兵房,兵房上方設有四個砲座。

20210124_122918.jpg

▲望向南、北區操練場中間的紅磚通道。

20210124_123226.jpg

▲二級古蹟旗后砲台的北側入口。

20210124_123600.jpg

▲旗后砲台所在的旗后山位置顯要,山徑四周有不少防空洞設施。

鼓山旗津21.jpg

20210124_124438.jpg

▲下山後,在沙灘附近看到不少特色小店,販賣啤酒、熱炒、海產小吃。

20210124_125154.jpg

▲從攤販聚集處望向廟前路,可以看到被房屋包圍的「基督長老教會旗後教會」。

鼓山旗津22.jpg

▲熱鬧的旗津老街,除了海產,還有許多銅板小吃,聽說番薯碰和白糖粿是必吃,結果我們太高估自己實力,不小心買太多了,冷掉之後只能說謀厚呷啦!!

20210124_131944.jpg

20210124_132105.jpg

20210124_132303.jpg

▲往沙灘左邊走,可以通往彩虹教堂和大貝殼二個景點。

鼓山旗津23.jpg

▲沙灘附近也有一些生意不錯的酒吧,很多人就點瓶啤酒配海景,坐著吹風發呆。

地圖上顯示的彩虹教堂不遠,不過我們花了20分鐘才走到。

20210124_134411.jpg

▲由婚紗業者改建的彩虹教堂。

背景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想當然是拍照熱點,要進入水面上的彩虹教堂拍照要排隊,想做出各種ㄍㄟ掰的擺拍,恥度也是要很夠,因為排隊等待的人實在太多了。

鼓山旗津24.jpg

▲照片看起來還可以,但其實池水綠得有點可怕。

鼓山旗津26.jpg

20210124_140525.jpg

▲島上的公共藝術作品「黃金海韻海珍珠」,可以走進去大貝殼內,聆聽海浪的聲音。

20210124_140859.jpg

▲沿著海邊的單車道慢慢走,在不同光影下欣賞旗津海岸之美。

20210124_141823.jpg

▲離開海珍珠後,實在沒力氣再走到風車大道去了,於是穿過防風林,來到蔣公廟,因為這裡有公車可以搭回旗津輪渡站。

「蔣公感恩堂」位於旗津海洋公園大門口對面的馬路邊,門口剛好是公車站牌,第一次看到廟名覺得很特別,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大陳義胞蓋給蔣中正的感恩堂,感謝他當年下令安全撤走所有大陳島上的居民,走進廟內一片安靜清幽,但環境打掃得很乾淨,從桌上素雅的鮮花供果看來,應該有人固定來此維護。

20210124_142029.jpg

▲在高雄搭公車很多都要看時刻表,經過這幾天的訓練,我們已經很會看公車時間了。

鼓山旗津27.jpg

20210124_143819.jpg

20210124_143900.jpg

▲高雄市輪船公司邀請「黃阿瑪的後宮生活」,擔任航海大使,搭船時也能看見這些萌貓們的身影。

20210124_143824.jpg

從旗津搭上渡輪,十多分鐘後又再次回到鼓山囉!!

旗津是個可愛的小漁村,很適合悠閒的半日遊,或是搭配西子灣附近景點,輕鬆自在玩上一天,在鼓山和旗津輪渡站外,都有不少租車業者,不想花力氣和海風對抗,那就選台電動單車吧!!騎遍旗津的大街小巷,慢慢欣賞聚落內錯落有致的閩式老宅,也可以在巷弄裡,發現許多可愛的彩繪角落。

島上的「旗后山」是個看風景的好地方,循著階梯走上高處的高雄燈塔、旗后炮台,寬闊的視野,可以盡情眺望高雄市區美景,坐在炮台外牆上,吹著帶點鹹味的海風,看腳下的大船入港,好好享受這份屬於南台灣的海洋風情。

島上幾個熱門的打卡點,標示都非常清楚,基本上沿著指標走都不會出錯,而且路程大多平緩好走,飲食方面,旗津輪渡站前有小七,旗津老街上有很多海產店,路邊也有不少燒烤小吃,就看個人喜好和預算囉!!鼓山、旗津之間,從清晨五點到深夜二點都有對開的船班,交通上算是非常方便,時刻表查詢。

從歷史中回望旗津這個地方,四百多年來,從漁港到軍港、商港,從美援到第二港口開闢,半島成了離島,因為各式工商業的開發,討海人也逐漸遠離了海岸,如今旗津已是個以觀光為主的景點,第一次來先踩點觀光客行程,下次再來一定要租台單車,好好看看這個風景裡有海味的地方。

 

arrow
arrow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