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城市區回民宿的路上,剛好看到莒光樓附近有一塊「牧馬侯祠」的指示牌,順著小路彎進去不遠,路邊有一座廟宇,廟埕前左右二側,各有一批高大的石雕駿馬,大紅色的廟額上方寫著:「牧馬侯祠」,看了廟旁的碑文記載,原來這裡是供奉牧馬侯陳淵的廟宇。
金門古稱浯洲,唐德宗貞元年間,牧馬監陳淵率領族人,來到這裡開墾山林,種植五穀,位置大約是在今天的庵前一帶,陳淵辭世後,鄉人感念他對金門的恩澤,便塑遺像,結草庵在豐蓮山,每年祭祀,將他奉為金門的守護神。
到了元代,民間開始流傳許多陳淵抗倭顯靈護民的傳說,因此朝廷賜額「孚濟」,且在庵前豐蓮山賜建七進廟宇崇祀,名為「孚濟廟」,並敕封他為福佑聖侯,這是陳淵被稱作牧馬侯的開始,當地人多尊稱牧馬侯為恩主公、恩祖公或聖侯恩主。
陳淵擅於養馬,如今在金門還有好幾座休閒馬場,沙灘上偶爾也可以見到騎馬漫步的畫面,有趣的是,外島中常被稱為「金馬」的金門和馬祖,馬祖並沒有養馬,反而是金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開始有養馬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