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和2015年,看過許明淳導演的《阿罩霧風雲》、《阿罩霧風雲II:落子》後,很喜這種用紀錄片的手法,透過影像說歷史的敘事方式,於是開始關注「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很高興在今年4月看到導演又有了新作品《尋找1920》,講述台灣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先生(19011983),以及出身於韓半島的安昌男先生(안창남,19011930),在殖民壓迫之下,勇敢追尋飛行夢想,也不忘為家鄉揚眉吐氣的故事。

由於這部紀錄片不走院線放映的模式,所以我們參加了嘖嘖平台的募資計畫,基金會也從5月開始,陸續安排放映活動,首映在誠品電影院舉行,紀錄片監製李崗和導演許明淳,當天也一起出席,並在播放完畢後,開放映後座談,聊起這部片的拍攝過程,以及二位當代青年留給後人的啟發,透過影像、音樂和文史資料,再現了教科書上生硬的歷史,120分鐘上、下二集,分別記述了謝文達和安昌男,二位飛行員的故事,他們惺惺相惜,卻因為選擇不同,而後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許導演說到會想拍攝尋找1920》,起緣於做《阿罩霧風雲》時,看到一位來自台灣的飛行員謝文達,駕機在東京上空灑了五萬張(可能更多)的傳單,這位青年的行為很吸引他,即使在今天看來,也覺得這樣的行為非常瘋狂,當時在日本發生這樣的事情,轟動了日據時代的台灣,也大大鼓舞了被視為次等公民的台灣人,看完這部紀錄片,對於台灣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先生,在歷史中所留下的形象,以及他背後複雜糾葛的民族情感,才在眼前逐漸具體清晰地呈現出來。

20190503_尋找1920首映會.jpg

▲一直很喜歡誠品電影院這樣的小廳風格,除了院線片,也常會有特定主題的影展或是講座。

誠品位在松山文創園區內,這裡前身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當時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捲菸工廠,2001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第99處市定古蹟,目前提供住宿、餐飲、購物、書店、展覽、活動以及戶外空間和綠地,是都會中的藝文角落,也是休閒的好去處。

[台北 松菸] 城市綠地 松山菸廠 期間限定 Mr.Friendly快閃店誠品3F登場(~2/17)

IMG_20190503_181647.jpg

IMG_20190503_181454.jpg

IMG_20190503_181718.jpg

誠品行旅前方這片草地上,正在展出粉樂町當代藝術展,這個作品名稱是「巨人的很多椅子」。

IMG_20190503_181842.jpg

IMG_20190503_181858.jpg

IMG_20190503_181915.jpg

看起來好像露天電影院的座位喔!!這是藝術家李承亮的作品,展期到5/19結束。

IMG_20190503_190640.jpg

IMG_20190503_190053.jpg

▲5/3晚上,誠品電影院首映會紀念禮,有明信片和便條紙。

IMG_20190503_182351.jpg

不同贊助金額,各有不同的回饋禮。

以下圖片均來自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臉書,部分文字說明參考網路報導、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臉書台灣第一位飛行士謝文達傳奇臉書台灣回憶探險團

07.jpg

▲贊助1000元,就能擁有「台灣史珍藏套組」,內容有阿罩霧風雲DVD,以及謝文達的兒子謝東漢先生,為父親所寫的書「徘徊在兩個祖國」。

25.jpg

許明淳導演繼《阿罩霧風雲》後,花費3年時間,完成歷史紀錄片《尋找1920》。

片中分別以台灣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以及與他同時到日本學習飛行,韓國獨立運動英雄,有「韓國航空第一人」之稱的安昌男先生,作為故事中的主角,敘述他們在被壓迫的殖民的時代,不畏艱難地完成飛行夢想,並勇敢無懼的為家鄉發聲,強調政治平權的自覺意識。

20190503_尋找1920.jpg

謝文達出生於1901年3月4日,台中豐原人,右邊照片是就讀台中中學校四年級時的謝文達。

他因為觀賞了美國特技飛行家,亞提‧史密斯(Art Smith, 全名是Arthur Roy Smith)在台中的表演後,深受感動,便立志要學習飛行,家中原本反對,後來在台中中學校(今台中一中)校長田川辰一先生遊說下,高中畢業後,於1919年3 月,遠赴日本位在千葉縣津田沼海岸的「伊藤飛行機研究所」就讀,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當時謝文達的父親,花費16000多圓,買了一台郵務飛機給他練習飛行,由於玉山在日本時代稱「新高山」,因此便命名為「新高號」。

1920年,當時才19歲的謝文達,在日本帝國飛行協會舉辦的民間飛行競技大會中,榮獲第三賞,是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台灣人,當年8月,他便返回台灣舉辦飛行訪問,從台中展開表演,辜顯榮知道這件事後,特地致贈二千圓,作為飛行基金,所到之處均受到盛大且熱烈的歡迎,中部士紳甚至還替他組了一個「飛行後援會」,謝文達不僅為國爭光,也鼓舞了許多台灣人的士氣。

1923年,蔣渭水到東京進行第二次台灣設置議會運動請願期間,謝文達駕駛動員全台募款買來的飛機「台北號」,在東京上空散發數萬張空飄傳單,上面寫著:「給台灣人議會吧」等訴求,震撼了日本政府,從此不見容於的飛行界,被迫離開,在蔣渭水的鼓勵下,謝文達也開始研修政治學,並陸續發表許多自己的看法。

謝文達的祖父謝道隆是清朝秀才,曾經追隨丘逢甲,參加台灣民主國,謝家在豐原經營糖鋪,原本生意不錯,因此有能力可以送他去日本學開飛機,後來生意逐漸沒落,宣布倒閉,家中長輩也陸續轉往中國東北投靠親戚。

謝文達因為經常在報章投書發表意見,因此成為警視廳眼中的特殊份子,連工作都受到影響,他在無奈下,只好帶著家人一同前往東北,1941年,謝文達擔任汪精衛政權轄下「中華航空株式會社」(華航)理事兼上海支社副社長,也曾秘密擔任日本與汪精衛談判的口譯,之後因為台籍背景,被懷疑是日諜,輾轉受到日本庇護,服務於日本佔領區內民航事業。

他的飛行技術深受中、日二國的肯定,曾獲得日本天皇御賜銀杯,蔣介石也送他軍用短劍,劍身刻著:「國土未復,軍人之恥」。但也因為身份敏感,同時被中、日雙方的特務系統盯上,1946年,日本戰敗,謝文達舉家遷回台灣,在台北大橋頭的台灣機械鑄造廠擔任廠長,之後任職臺灣省議會專門委員,長達17年,他的人生充滿傳奇,飛行生涯中,經歷過三次墜機都大難不死,1983年,逝世於台北。

11.jpg

12.jpg

13.jpg

鳥人亞提·史密斯,在特技飛行時帥氣的身影,永遠烙印在謝文達和安昌男心底。

亞提·史密斯是20世紀初期,知名的美國特技飛行員,專長是夜間飛行,也是空中書寫特技的創始者之一。在史密斯的飛行生涯中,曾經二次來到亞洲地區演出,他也是謝文達和安昌男二人,飛行夢想的啟蒙者。

一戰時史密斯憑藉著精湛的飛行技術,成為美軍的測試駕駛員與飛行教官,戰後他加入美國郵政公司,載運紐約市與芝加哥之間的航空郵件往來。

1926年2月12日,史密斯在出勤時因故墜機,成為美國第二位墜機身亡的深夜郵務飛行員。

22.jpg

23.jpg

24.jpg

紀錄片一開始,便以「迦樓羅」的神話,帶出謝文達對於飛行的夢想。

在真實生活中,謝文達也曾以迦樓羅自喻,在高空中可以恣意翱翔的人,卻因為地面上塵世間的紛擾,被迫失去羽翼,只能在凡間庸碌的活著,以下是影想文化基金會,在臉書上對「迦樓羅」的介紹。

「迦樓羅」最早是印度神話中的大鵬金翅鳥,其羽翼像金子一般閃亮,在太陽光反射下綻放出萬丈金光。這種鳥以龍為食,每天都要吃食1條大龍與500條小龍,且對龍體內蘊有的毒汁免疫,只有在將死之時,才會因體力耗盡毒發而亡。

牠在印度神話中被毗濕奴收為坐騎,因而被賜予了永生不死的恩典。牠們的身軀跟山一樣大,翅膀張開能有數百里長,一搧便能將海水排開、露出海底將死的龍。

在佛教《華嚴經》中迦樓羅被視為菩薩的化身之一,吃食萬物是為了度化將死的生命,將牠們帶離輪迴、引領到涅槃彼岸。

迦樓羅的形象深刻影響了東亞與東南亞文化,在尼泊爾的10元紙鈔上,印的便是迦樓羅,印尼的國有航空公司,加魯達印尼航空,也是來自迦樓羅的音譯,金翅大鵬鳥的意象,更是小說、遊戲和戲劇中的常客。

02.jpg

1920年,謝文達與座機「伊滕惠美五型」留影。

03.jpg

1920年10月17日,謝文達進行鄉土訪問飛行,在台中練兵場與家人一起合影。中間站立,著飛行裝者為謝文達,站在他右邊的是父親謝春池,左邊是母親謝張選。

04.jpg

謝文達駕駛的飛機「台北號」。

由於當時謝家已無財力購置新飛機,因此由大稻埕行醫經商的蔣渭水,四處奔走並號召台灣各界募款,當時板橋林家的的林熊徵,霧峰林家的林烈堂、林獻堂,鹿港辜家的辜顯榮,嘉義的林寬敏都有捐獻,共募得了25000多圓(當時警察的月薪是20圓)。最後向伊藤公司訂製一架嶄新的飛機「台北號」,這也是台灣第一架飛機,之後謝文達便是駕著「台北號」,在東京上空撒下請願宣傳單。

06.jpg

19.jpg

1920年代,謝文達在東京上空,投下台灣議會運動請願傳單的相關報導。

撒傳單的行為,擊碎了謝文達在台灣總督府心中「殖民地優秀青年」的形象、也成為葬送他在日本飛行界前途的最後一根稻草。

10.jpg

18.jpg

創辦「伊藤飛行機研究所」的伊藤音次郎,也是日本航空的開拓者。

他除了培養優秀的飛行員之外,也致力於設計、製造飛機,謝文達當年駕駛、台灣人集資購買的「台北號」,就是由伊藤公司所製作。

14.jpg

15.jpg

16.jpg

二位飛行員謝文達與安昌男所留下的身影。

17.jpg

安昌男有「朝鮮虎」之稱。

他1901年3月19日,出生於大韓帝國首都漢城,年少時,因為剛好參觀了美國著名特技飛行員亞瑟·史密斯,來韓國舉辦的特技飛行表演,啟發了他想成為飛行員的夢想。

安昌男和謝文達同年出生,也是韓國第一位駕駛飛機,在韓半島上空翱翔的飛行員,他原先夢想在日本學成後,要回韓國創辦飛行學校,培養青年學習相關的技術。

1925年,他離開日本轉往中國,並參加韓國獨立運動。

1926年,安昌男加入了軍閥閻錫山的部隊,並在剛剛成立的山西航空兵團教授飛機駕駛,為山西培養了首批飛行員。

在中國期間,安昌男加入了「大韓獨立共鳴團」,1930年4月2日,他在一次飛行任務中發生事故,在山西喪生,年僅29歲。

2003年,韓國政府為安昌男追授了建國勳章,每年也會舉辦相關的紀念活動。

21.jpg

26.jpg

1919年,謝文達(第二排右1)於日本飛行學校與同學合影。

08.jpg

花費將近三年時間,才完成《尋找1920》的紀錄片,目前在嘖嘖平台有募資活動可以參加

導演說這部紀錄片不會以院線片的形式上映,而是發起教育推廣募資計畫,希望能走遍全台校園放映,讓更多學生能不帶任何政治色彩,重新認識屬於台灣過去這段歷史。

臺灣第一位飛行員《尋找1920》推廣募資計劃。

紀錄片《尋找1920》前導影片。

印象中不曾在學校的教科書中,讀過這段歷史,即使在百年前,他們都是轟動鄉親的大人物,也為殖民地青年爭取了最大的榮譽,而且對一個從小接受日本教育的孩子來說,能有這樣的膽識與作為,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許明淳導演的作品風格細膩,這部歷史紀錄片,當中有大量的舊照片、報紙資料、訪談影片、動畫等,訊息量非常豐富,但整部影片剪輯流暢,日語、台語的穿插安排,也讓人很有時代感,拍得非常好看,音樂也很棒,特別是最後一幕動畫,以謝文達和安昌男二架飛機在空中短暫交會後,各自奔向不同的遠方,讓人看完後,感動地久久不能自己。

幽默而風趣的李崗導演,除了是「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也是這部《尋找1920》的監製,他在開場和映後都不斷鼓勵大家,不要帶著政治眼光看歷史,他說:「我們不應該只從台灣看世界,也要從世界看台灣,台灣人對日治時代的台灣歷史並不熟悉,現在應該是要補上這一段的時候了,希望台灣的明天會更好。」如今的他,已不想再追逐電影上的榮耀或肯定,而是想任性的做些,能為下一代留下歷史教育的作品。

在嘖嘖募資平台上,這部紀錄片是以「台灣第一位飛行員」為主題,但其實是分成上、下二集播放,導演分別以同樣來自殖民地的二位飛行員,謝文達與安昌男故事,對照出台灣、韓國因為不同的歷史處境,二人最後也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在韓國除了有安昌男相關的紀念活動,甚至還在韓國民謠裡傳唱著他過往的事蹟,而在台灣,大家幾乎已經快要忘記謝文達是誰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到嘖嘖募資平台上,在五、六月份還有好幾場活動可以參加,愛台灣就先從認識它的歷史開始吧!!

arrow
arrow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