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 2011年夏天, 浣熊接受調任, 成了在對岸工作的台幹, 麋鹿也成了飛來飛去的台媽
◎ 這裡紀錄我們在《漳州、廈門、台北的生活, 以及全家人曾經一起走過的足跡》
◎ 寫信給我: meeko0322@gmail.com facebook.png plurk.png plus48.png

當媽媽懷了第二胎時,每個老大都會希望最好能幫他生個玩伴,然後一起來亂這樣XD但是如果生出來的老二,不是期盼中的性別,老大還會愛他嗎XD最近很熱門的泰片《把哥哥退貨可以嗎》,就是敘述魯蛇廢柴哥哥查(Sunny;桑尼‧蘇莞門坦諾飾)和模範生妹妹珍(Yaya;烏拉薩雅‧斯帕邦德飾)相親相「礙」的故事。

原本盼著媽媽生個弟弟的查,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妹妹,不過查還是很疼愛妹妹珍,從小帶著她看大聯盟漫畫、打棒球、學挑眉,但隨著年紀增長,兄妹二人在成績上的落差越來越大,讓查在學校和媽媽面前,總是抬不起頭,甚至在一次意外中,還被珍取了「靠得住」(衛生棉品牌)的綽號,長大後的查總是找珍的麻煩,特別是以趕跑她的男朋友為樂,生活隨興散漫的他,把家裡弄得非常髒亂,所有的家事都由妹妹一手包辦,當珍從日本留學歸國後,好不容易在公司遇到真命天子小餅(韓國男團2PM成員尼坤飾),查卻以保護妹妹為名,出招惡搞她的完美愛情,讓珍對哥哥再也無法忍受下去.......

去年泰國賣座電影《模犯生》在台灣創下了1.5億票房,這次由原班製作團隊,再度帶來新作《把哥哥退貨可以嗎》,由2003年泰國最賣座愛情喜劇《小情人》導演,維塔亞東俞揚自編自導的作品,刻劃世上無法切割的手足之情,不管有再多的恩怨,永遠也無法改變的血緣關係,如果你也有個不對盤的哥哥或姐姐,推薦一定要來看看查和珍的故事。

輕鬆幽默的劇情,配上俊男美女高顏值組合,蠻適合這種熱到不想用腦的夏天,看著兄妹二人從小到大的愛恨情愁,隨著劇情張力跌宕起伏,爆笑、無奈、不捨,各種情緒五味雜陳,最後再來個親情大反撲,看著看著就哭了XD電影在泰國的片名是《我愛你˙年度最佳哥哥》,台灣片名取得非常有趣,雖然影片中出現了不少泰國文化,但台灣片商在翻譯上做得很有哽,許多小細節都會讓人忍不住跟著會心一笑呢!!

01.jpg

▲ 搞笑的電影海報,三個人完全沒有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不是他們的歷史「History」,而是她們的故事「Herstory」。

2018年韓國電影《她們的故事》,講述一群南韓慰安婦向日本政府爭取道歉的過程,歷史上稱為《關釜裁判》。

13.jpg

歷史上的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電影《她們的故事》由閔奎東執導,改編自歷史事件「關釜裁判」,敘述在1992年至1998年之間,一群勢單力薄的慰安婦,歷經6年時間23場審判,孤軍奮戰對抗日本政府的過程。1990年代後期,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向日本政府提出「慰安婦受害者訴訟」,其中「關釜裁判」是第一件,也是目前為止,唯一有取得部分勝訴,並且獲得國家賠償的官司,在這段黑暗的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影片中找來多位經常在韓劇中出現的資深媽媽,一起詮釋這段對慰安婦來說,悲傷又痛苦的過往,為了電影演出,大家苦練各地的方言腔調,希望能真實傳遞出慰安婦們悲憤的心情,片中有多個在法庭上激烈攻防的場面,看著滿頭白髮的老奶奶們憶及過往,痛哭失聲,真的很虐心鼻酸。

故事敘述在1991年的釜山,經營旅行社業務的女強人文社長(金喜愛飾),因為員工策劃的買春團而被勒令停業,她在新聞中得知二次大戰時,有一群慰安婦無處可以申訴,決定利用停業時間,將辦公室提供做為舉報所,後來她發現在家裡幫佣多年卻默默離開的裴管家,原來曾是慰安婦受害者,於是四處拜訪蒐集證據,並自掏腰包帶著這群奶奶,往返於韓國釜山和日本下關之間參與審判,要求日本政府公開道歉並賠償。

導演閔奎東特別提到拍攝這部電影的原因~「在90年代初期,金學順奶奶首度站出來,為日軍慰安婦受害者的真相作證,她的行動,在我的內心懸上一塊大石,無論用什麼方法,我都想把那份重量用電影的方式呈現出來,但每次都因為過度挫折而不得不放棄。長久以來,這個念頭一直是我心中的一筆債,而我覺得不能再拖欠下去了。」於是有了這部作品,閔奎東第一次挑戰歷史議題,他用溫情的視角,呈現出南韓慰安婦與日本政府之間,勵志又漫長的抗爭過程。

08.jpg

▲ 雖然「關釜裁判」的最終判決,是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幾年看韓國電影的心得是,在強烈的民族意識之下,他們很有批判政府和面對歷史的勇氣,因為抱持著希望國家社會可以更進步美好的信念,所以在影視產業上,經常都能看到以社會案例為題材的作品出現,像是2014年,導演任順禮就將「黃禹錫學術詐欺事件」改編成電影《舉報者》,今年7月有片商引進,以《揭密風暴》在台灣上映。

事件主角黃禹錫博士,是韓國本土的分子生物學家,曾在1995成功複製牛隻,2005年初,利用11位患者的體細胞核,培養出胚胎幹細胞株,登上國際指標期刊Science,同年8月,又在另一個國際期刊Nature上,刊登成功複製一條狗的研究報告,他的研究進度和成果震驚國際社會和學界,紛紛將他視為明日之星,對韓國社會來說,這樣一個從未出國留學,但研究成果卻能領先他國的科學家,代表著韓國在國際上的崛起與自信。

當時幹細胞研究領域才剛起步,被譽為韓國科學界第一把交椅的黃禹錫,發表了數個驚人的成果,包括培養出病人專屬的幹細胞,原本以為可以為先天殘疾的孩子帶來一絲希望,韓國政府不只通過為黃禹錫量身訂作的《生物科技道德法》,還成立「世界幹細胞中心」(The World Stem Cell Hub),將他封為「最高科學家」,黃禹錫的成功不只席捲了全球科學界,更成為韓國人民的期盼與驕傲,為整個國家的科學研究帶來無限希望。

沒想到所有的榮耀都是騙局,一位曾經在黃禹錫團隊擔任幹細胞研究員的沈敏浩(柳演錫飾),因為無法違背良心,決定要舉報研究結果造假的事實,他向NBS電視台《PD追擊》節目製作人尹敏哲(朴海日飾)告發真相,但在當時並沒有太多證據顯示黃禹錫的研究造假,且揭開這件事可能會損及國家巨大的利益和形象,甚至讓全國人民蒙羞,因此調查中受到電視台長官的壓制,電影中重現了這一段追查真相的過程,也讓我們看見了身為媒體人,所堅持的良知與風骨。

08.jpg

▲ 新聞正義和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袋彈珠》是一部法國電影,由克里斯丁·杜格(Christian Duguay)執導,以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第10名之姿,在30多個國家、200多部影展佳片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屆台北電影節歐洲電影中最高名次。故事改編自法國作者喬瑟夫.喬佛(Joseph Joffo)的同名小說,他在1931年出生於巴黎18區的猶太家庭,10歲那年,正好遇上二次大戰,當時希特勒的德軍,席捲了整個歐洲,由於德軍有嚴重的反猶太人情結,因此一家人六口倉惶逃離巴黎,拼命躲藏奔逃,四散的家人,就像是一袋散落的彈珠。

1973年,作者喬瑟夫42歲那年,將這段年少時的逃亡經歷,寫成《一袋彈珠》出版,近半世紀來,光是在法國就創下150萬本的銷量,在全球20多個國家,也有超過2000萬冊的銷售紀錄,這部作品曾多次被改編搬上大銀幕,感動了許多人。

和《安妮日記》中的猶太家庭躲在密室裡不同,喬瑟夫的爸爸認為,唯有離開才有活命的機會,在一個黑沉沉的夜裡,喬瑟夫帶著爸爸給的字條和金錢,讓他和當時12歲的哥哥莫里斯一起逃亡,為了活命,他們不能停下來,即使在黑暗中充滿恐懼,也只能拼命往前奔跑,在烽火連天之下,多次面臨生死交關,卻又奇蹟似的遇上貴人,一直到戰爭結束後,全家人才再次在巴黎團聚。

當年喬瑟夫不懂,為什麼明明知道自己是猶太人,卻打死都不能承認?為什麼在胸口別上黃色星星,平靜的生活就全都變了調?爸爸在他出門前,用了最嚴厲的耳光,讓喬瑟夫知道了答案,爸爸告訴他:「可以喪失尊嚴,就是不能失去生命」,在漫長的逃亡路上,二兄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看見了人心的險惡與良善,也看見生命的堅強與韌性,不論是在火車上給他們蘋果的神父、幫忙騙過納粹的醫生、或是來到集中營為他們辯護的教父,還有沿路那些不認識但卻願意挺身相助的善心人,讓這段旅途,即使在黑暗之中,也佐上溫暖的希望。

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無憂無慮的童年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於二次大戰時期,飽受納粹迫害的猶太民族孩子來說,因為戰爭必須隱藏身分遠離家園,卻是一段椎心刺痛的成長回憶,在小童星Dorian Le Clech精湛的演出下,10歲的喬瑟夫,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蛻變成能獨當一面並給予他人力量與關愛的人,離家那天,他將一袋彩色的彈珠放在家中桌上,彷彿也將快樂的童年留在昔日,告別了一家人溫馨和樂的回憶,就此踏上未知的路途。

13.jpg

▲ 平時總是被哥哥作弄的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韓國導演金成浩執導「媽媽的人生食譜」,初看片名,以為是一部探討媽媽做菜手藝的電影,但其實美味之下包裝的是,如何面對失智症長者的議題,愛蘭(李珠實飾)在劇中經常提到:「想忘的忘不了,想記的卻記不住」,在逐漸退化的過程中,她拼命的想守護住心底的秘密,也經常忘記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隨著失序行為越來越嚴重,全家人都陷入了混亂中。

愛蘭是一位個性堅強又倔強的單親媽媽,經營一間社區的小菜店,養活了自己也養大了兒子和女兒,雖然書讀的不多,但靠著對食物的了解和熱情,她對於具有療效的天然藥草、食材,十分有心得,店內的小菜和醬料都是親手製作的,在社區裡有許多忠實顧客,大家都喜歡吃她做的食物。

製作每道料理時,愛蘭都會詳細的將作法和秘方寫在筆記本,並畫上插圖加以說明,像是「昭律飯糰」、「圭賢龍虎粥」、「惠媛笑容年糕」、「提振精神的水蘿蔔泡菜麵」等,不僅名字可愛,更充滿了對家人的愛,她把筆記本當成寶貝,小心翼翼的收藏在衣櫃抽屜裡。

愛蘭有個擔任文學創作臨時講師的兒子圭賢(李鐘赫飾),四十出頭的年紀,雖然已經成家,但一直沒有固定工作,她覺得兒子不成材也不需要他來盡孝道,總是拒絕兒子的幫忙,而圭賢也一直不明白,對待每個人都很和善的媽媽,為什麼總是不喜歡自己,二人就這樣僵持過著每一天,直到愛蘭越來越健忘,行為也越來越不合理,甚至多次因為和陌生人的糾紛被帶到警局,圭賢才感到不太對勁,經過醫生的檢查,確認愛蘭罹患了失智症。

01.jpg

▲ 雖然前半生無法做到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劉若英初次執導電影《後來的我們》,入選2018年台北電影節的特別放映單元,故事構想來自她在2011年出版「我的不完美」書中,短篇小說《過年,回家》,敘述從高雄美濃來到台北打拼的一對男女,歷經相戀、分手,之後各自婚嫁,但卻為了家人,每年相約回家過年的故事,經過二年時間,電影團隊將這個故事架構改編成劇本,場景也從台北拉到了北京,林見清(井柏然飾)與方小曉(周冬雨飾)在回鄉過年的火車上相識後,歷經十年,一起走過相遇、相知、相戀、分手,再到重逢與祝福。

電影中很特別的是,小曉和見清每一段情感的狀態,都會擷取過年的片段,在不斷重複且同樣的場景中,都能看到老父親企盼孩子回家的身影,大圓桌邊的人也越來越少,隨著物質生活改善,在北漂日子裡同甘苦的二人,也從熟悉走到陌生,在歲月流逝中,湧動著物是人非的感慨。

由金馬影后周冬雨詮釋的方小曉,直率、熱情、勇敢,比起在《七月與安生》中的世故,更多了一份青春無畏的任性與純真,原本一心想擁有北京戶口的她,在遇上見清後,不顧一切往愛情奔去,一起窩在狹小的出租房裡,用夢想支撐著貧瘠的生活,沒想到卻在夢想逐漸成真時,挺不過現實的考驗,最後各自走向不同的未來。

多年以後,二人再次在回鄉的路上巧遇,彼此心照不宣的在車上閒聊、喝酒,一起回憶昔日的瘋狂與美好,一切彷彿就像當年熱戀時一樣,但現實是,見清早已有了自已的家庭,孤身一人的小曉忍不住黯然,當分離的時刻到了,二人淚眼相對,「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如果當時你有勇氣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但現實是沒有人踏出那一步,故事只能永遠停格在分手的那一刻.......

01.jpg

▲ 亮眼的票房成績,或許是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2年,Jacky國二那年的夏天,全家去過一趟沖繩自駕行,對日本留下很美好的印象,之後一直想挑戰京都或北海道的自由行,旅遊書都買了十幾本,沒想到最後為了配合米糕先生的假期,還有大學生暑假要上學程課,只好莫名的先來「福岡」,計畫果然是趕不上世事的變化啊!!五月初要訂機票時,廉航幾乎都沒有機位了,比來比去,最後選了華航午去晚回的班機(二萬多的長榮實在買不下去~),在暑假出遊,註定就是「付貴人」的命運啊XD

剛到福岡隔天就遇上下雨,氣象預報也看到整個北九州都壟罩在雨區,不遠處還有二個颱風正逐漸生成中,還好移動速度不快,走完門司港下關和太宰府天滿宮、柳川遊船的行程後,突然收到航空公司傳來簡訊,原本訂好隔天要讓Jacky提早返台的班機,因為颱風登陸所以停飛了(晴天霹靂!!!!)

緊急連絡旅行社業務,喬很久終於改到颱風前最後起飛的班機,隨著大雨的威脅逐步逼近,電視新聞也開始宣導疏散避難的訊息,幸運的是那時廣島三原還沒進入警戒區,在我們去兔子島當天,陽光普照、天氣晴朗,沒想到那竟是風雨前的寧靜,回台灣後,看到三原市災情慘重,覺得好難過,希望那些可愛的小兔子和當地人都能平安沒事。

除了天氣來亂,連幾乎每天發車的觀光列車旅人號,都能被我們遇上維修日(是因為出門前沒拜拜嗎XD),原本很期待的能古島,也因為風浪太大船班停開,站在碼頭邊看著雨狂下不停歇.......最後只好怒吃甜點,來填補這些失落的情緒和空下的時間。

這篇就分享一下這趟的行程,詳細的遊記和食記,之後再陸續補上連結囉!!

仲夏北九州9.jpg

▲ 這趟九州行,被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大外文系畢業戲劇公演行之有年,今年的表演節目選了法國劇作家尤金.尤涅斯科(Eugène Ionesco) 的荒謬劇《犀牛/Rhinocéros》,「在一個百無聊賴的小鎮上,突然闖進了一隻犀牛,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不過這些犀牛似乎是由人類變成的啊啊啊!!主角白朗傑將如何面對這逐漸失控崩盤的一切.......」,當犀牛佔據了全世界,你是否有勇氣,拒絕成為犀牛呢?

三年前,來自法國巴黎市立劇院的《犀牛》團隊,也曾經來到臺中歌劇院,參加開幕季表演節目。這是一齣荒謬劇,其實也是寓言劇,藉由小鎮居民的日常生活,一步步讓觀眾感受到劇中主題:「如何抵抗世界統一化的趨勢,凸顯出個人的獨特性?」最後白朗傑在《犀牛》結尾,說出:「即使世界上只剩下...... 最後一個可以自由思考的人,我也絕、不、妥、協」。

這部寫於二次世界大戰後,1950年代末的《犀牛》,其實也影射了納粹政權,Jacky拿到票後,先幫我們惡補了一些文學表現手法和戲劇編排的概念(一整個很怕爸媽在現場睡著這樣XD),加上同學們的表演非常精彩,雖是英文發音,場邊也貼心上了中文字幕,劇中很有趣的是,很多角色會一直重覆說著:「啊!一隻犀牛」,但其實根本沒人證實過牠的存在,人云亦云到最後,連不存在的事情都變成真的,算是還蠻有寓意的一齣戲劇。

20180707_華山小器食堂4.jpg

▲ 開演前,先在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再見瓦城》中,有不少描述緬甸華人偷渡到泰國打工的劇情,電影中對於底層移工的生活描述,正是大時代下的縮影,而位在桃園中壢、平鎮、八德交界的龍岡地區,從1970年代起,也聚集了不少來自異域的孤軍眷屬,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定居,幾萬人的集體鄉愁,讓龍岡這一帶,開了不少充滿民族特色的異國料理。

念大學時很喜歡吃的「阿美米干」,是桃園平鎮當地的知名老店,隨著第三代經營者加入,這幾年又陸續開出了「七彩雲南」、「云滇」、「版納傣味」等新品牌,環境好、菜色多、速度快,價格平易近人,而且幾乎每道菜都好吃,所以每次想吃雲南料理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七彩雲南」,可惜台北沒有分店啊!!

從大溪開車過來,這次選了好停車的龍潭店,穿過老街和市場,人潮明顯少了許多,馬路也變得開闊起來,下交流道後,不到五分鐘就到了,寬敞的庭院設計,店門外有一整排頗富巧思的轉經筒,這裡的空間比較大,還有大圓桌可以方便聚餐。

20180706_七彩雲南14.jpg

▲ 三個大人

文章標籤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