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電影《梵谷:星夜之謎/Loving Vincent》,讓世人再次想起這位荷蘭後印象派畫家,關於他的創作、生活,以及他對繪畫的執著與夢想,2018年,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再次以梵谷為主角,以一種私人的角度,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梵谷:在永恆之門/At Eternity's Gate》聚焦在他生前最後二年的歲月,此時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卻也是他創作的巔峰時期,台灣在二月底上映了這部電影,不同於動畫版的星夜之謎,這部是以真人演出,對一代藝術巨匠在情感上的詮釋,可以有更多細緻的呈現。

全片在法國隆河河口省亞爾、瓦茲河畔奧維等地取景拍攝,這些都是梵谷生前最後幾年居住過的地方,由美國資深影星威廉·達佛(Willem Dafoe)飾演梵谷,他也以這個角色,在威尼斯影展中奪下影帝,個人真心覺得達佛演得很棒,對梵谷理解非常透徹,光是看他坐在樹下對著畫板的側影,那種從裡到外,自然流露出藝術家的癲狂與孤獨感,彷彿他就是真正的梵谷。

導演不以傳記電影常用時間軸的方式敘述,而是採用梵谷生活中以及身邊朋友們的對話,來呈現出這位印象派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妝髮幾乎神還原梵谷樣貌的達佛,在很多自我對話中,從背影、手指到臉上風霜的皺紋,都能讓人感受到,梵谷的內心逐漸被具象化,透過一幅幅作品,傳遞出畫家對世界的熱情。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繪畫幾乎就是梵谷生活的全部,面對神秘耳語的恐懼、田園風光的嚮往、思考與永恆的關係,透過達佛精準的詮釋,把深藏在內心的情感,帶出更多清晰的意象,即使生活貧窮,不被世人理解,但他的內心依然充滿愛與光明,因為梵谷對於繪畫這件事,抱持著使命般的情感,他說:「我熱愛作畫,向來如此。我一直都是個畫家,這點我很清楚。」 

16.jpg

「亞爾」是法國南方的一個小鎮,梵谷居住在這裡時,正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卻也是生命中變化最大的轉捩點。

影片前半段有二次很長時間無對話的鏡頭,梵谷背著他的畫箱,鏡頭就跟著他的腳步,在大自然中奔跑、追尋,這段空白,只有沙沙的風聲,讓人安靜的感受著光影變化,以及大自然和泥土的氣息,傳達出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畫家對於「溫度與感受,迷失和尋找」的心情。

他隨興在一處坐下,在畫布上恣意展現心中所看見的「光」,在大自然中,發現上帝與永恆,在色彩中與自己對話,體驗「光」所帶給他的感動,用畫筆繪出眼睛所見到的光影與自然。

03.jpg

04.jpg

▲雖然不被世人所認同,但是梵谷認為:「人得靠一點點的瘋癲,才能創造出極緻完美的藝術品。」

讓人想到《霸王別姬》裡,程蝶衣把自己活成了虞姬,同樣也有「不瘋魔,不成活」的人生態度,最好的藝術總是存在最大的瘋狂中。

07.jpg

09.jpg

05.jpg

18.jpg

電影中有不少畫面,來自梵谷的作品,如果熟悉他的作品,應該會喜歡這樣的方式呈現。

導演用了許多手持鏡頭,讓人跟著梵谷腳步,一起看見他眼中所見到的色彩,有些片段晃動得很厲害,就像他腦中的混亂,隨著創作、放逐、困惑,他的感受、經歷、思緒,勾勒出他在生命終點前,內心巨大的孤獨,以及精神狀況不穩定帶給他的痛苦,重複在生活中出現的幻聽、幻想,總是在創作過程中困擾著他。

直到高更的出現,梵谷原本以為是他生命中的救贖,孤獨即將得到解脫,沒想到二人最後還是分道揚鑣,各自走上不同的藝術之路。

14.jpg

高更對梵谷說:「我們要掀起一場革命,你明白嗎?我們要開拓新的視野,新的繪畫技巧。」

梵谷在世時,高更是他最崇拜、交情最好的朋友,二人曾經短暫在黃房子一起住了62天,梵谷原本非常期待和高更一起在藝術上同行,但其實二人的創作風格是對立的,高更喜歡憑著記憶和想像作畫,而梵谷嚮往的是光影與自然,從性格到創作,梵谷在這段友誼中,顯然相對弱勢許多。

短暫相處後,高更選擇在聖誕節前夕離開,與此同時,梵谷得知弟弟西奧訂婚了,在崩潰的情緒中,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從此變得更加混亂,情感上的打擊,讓他就此走向更瘋癲的世界。

17.jpg

01.jpg

梵谷生平中,最受世人矚目的「割耳事件」。

除了向日葵、星夜、割耳事件之外,我們還能從那些角度來認識梵谷?在這些謎樣又戲劇性的傳說中,到底哪些才是他真實的樣貌呢?

02.jpg

▲高更以咖啡館老闆娘為模特兒,正在幫她作畫。

08.jpg

梵谷生病住院之後,弟弟西奧搭了一天的火車來看他,在梵谷的藝術生涯中,西奧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

梵谷家族的孩子,幾乎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姊姊住在精神病院,小弟在33歲時自殺,和他最親的弟弟西奧,也經常承受著焦慮和憂鬱,梵谷死後西奧也因為精神錯亂進了療養院,不久也過世了。

在梵谷精神狀況最差的時候,身邊朋友紛紛離他遠去,只有西奧仍然持續關心他,忍受他躁鬱的脾氣,並提供經濟上的援助,讓梵谷可以專心畫畫,因為西奧堅定相信,梵谷是有天份的人,這對被精神疾病所苦的兄弟二人,因為生命能量的交會,在藝術史上留下許多不朽的作品。

22.jpg

23.jpg

《梵谷:在永恆之門》片中,飾演療養院牧師的演員,是丹麥影帝麥斯米克森(Mads Mikkelsen),雖然只有一場戲,但是他和梵谷二人並肩坐在長椅上,那段意義深遠的談話,讓人印象很深刻。

24.jpg

從外表到情感,威廉·達佛都非常像我們印象中的「梵谷」。

10.jpg

19.jpg

《嘉舍醫生肖像/Portrait of Dr Gachet》。

1890年5月21日,梵谷在弟弟西奧安排下,遷往瓦茲河畔的歐威爾,並請了一位名叫嘉舍的醫生照顧,這幅作品就是梵谷為這位醫生畫的肖像。

嘉舍醫生也是梵谷受槍傷後,陪伴在身邊,直到他去世的人。

12.jpg

梵谷畫他在亞爾住過的《黃房子(街道)/De street》。

1888年5月,梵谷在亞爾租了一間破舊的旅店居住,因爲它的外觀被漆成黃色,所以被稱爲「黃房子」,他曾經在這裡編織過許多美好的夢想,可惜最後都沒有實現。

13.jpg

20.jpg

影片開始沒多久,梵谷坐在破舊的旅店中,脫下腳上這雙鞋,放在地上,細細端詳著,沒想到這段也是來自他的作品。

記得曾經在畫冊上看過這樣一句話,有人問梵谷為何要畫髒舊的鞋子,他說:「我認為,泥濘的鞋可以和玫瑰有同樣的美。」

20190222_梵谷 在永恆之門.jpg

電影海報和梵谷的自畫像。

電影片名「在永恆之門」,是來自1890年,梵谷在精神病院中完成的油畫作品,「永恆」一直是他的創作理念,他希望能以畫作,來記錄自己眼中所見到,那永恆的一瞬間,他說:「你看到的鮮花會枯萎,但我的花卻是永恆的。」

電影中文預告。

對於梵谷的死,一直都是眾說紛紜,這部電影否定了一般常見到的「自殺」說法,提出了新的假設:「梵谷不是自殺,而是被霸凌槍殺而死。」他在外出作畫時,遇上一群少年挑釁,中槍後走了二公里的路,撐著孱弱的身軀回到旅店,二天後傷重去世。

電影中有很多畫面或劇情,都來自梵谷的作品,下半場有些重複的台詞和畫面不斷出現,也許是為了想表達他精神狀態不穩定,所呈現的幻聽和幻想。如果對梵谷畫作不熟悉的人,可能會覺得影片節奏有點緩慢沉悶,但若對他的作品有印象,就會覺得導演取景的角度,和梵谷的作品相似度很高,讓人很驚喜。

不管經過多少年,「梵谷」這個名字,如同他不朽的名作《星空》一樣,總是能擊中人的心靈,他將一生的熱情都投注在繪畫中,秉持著「或許是上帝選錯時機,欣賞我的畫作的人可能還未出生。」這樣的想法,努力不懈的畫下去,並安慰自己:「耶穌在世時,也是沒什麼人知道。」而他的作品也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屢創拍賣市場新高,這份遲來的肯定,或許只能感嘆他出生的太早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沒被賞識,也許可以學習梵谷的轉念,「只是欣賞你的人還未出現,在此之前,只要努力播種,等待收穫的那一天」,個人覺得這部帶著藝術色彩的電影,其實也是很勵志呢!!

 

讀 | 

[2017 電影] 絕美重現 走入夜空下的咖啡廳 了解梵谷的悲傷《梵谷:星夜之謎》

[2018 電影] 遠離文明才能點燃生命 後印象派大師的漂浪之旅《高更:愛在他鄉》 

 

arrow
arrow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