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初次執導電影《後來的我們》,入選2018年台北電影節的特別放映單元,故事構想來自她在2011年出版「我的不完美」書中,短篇小說《過年,回家》,敘述從高雄美濃來到台北打拼的一對男女,歷經相戀、分手,之後各自婚嫁,但卻為了家人,每年相約回家過年的故事,經過二年時間,電影團隊將這個故事架構改編成劇本,場景也從台北拉到了北京,林見清(井柏然飾)與方小曉(周冬雨飾)在回鄉過年的火車上相識後,歷經十年,一起走過相遇、相知、相戀、分手,再到重逢與祝福。

電影中很特別的是,小曉和見清每一段情感的狀態,都會擷取過年的片段,在不斷重複且同樣的場景中,都能看到老父親企盼孩子回家的身影,大圓桌邊的人也越來越少,隨著物質生活改善,在北漂日子裡同甘苦的二人,也從熟悉走到陌生,在歲月流逝中,湧動著物是人非的感慨。

由金馬影后周冬雨詮釋的方小曉,直率、熱情、勇敢,比起在《七月與安生》中的世故,更多了一份青春無畏的任性與純真,原本一心想擁有北京戶口的她,在遇上見清後,不顧一切往愛情奔去,一起窩在狹小的出租房裡,用夢想支撐著貧瘠的生活,沒想到卻在夢想逐漸成真時,挺不過現實的考驗,最後各自走向不同的未來。

多年以後,二人再次在回鄉的路上巧遇,彼此心照不宣的在車上閒聊、喝酒,一起回憶昔日的瘋狂與美好,一切彷彿就像當年熱戀時一樣,但現實是,見清早已有了自已的家庭,孤身一人的小曉忍不住黯然,當分離的時刻到了,二人淚眼相對,「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如果當時你有勇氣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但現實是沒有人踏出那一步,故事只能永遠停格在分手的那一刻.......

01.jpg

▲ 亮眼的票房成績,或許是劇中這些讓人超有感的台詞吧!!像極了我們的曾經,許多深深戳進心裡的對白,似乎讓人為自己年少時的遺憾,找到宣洩的出口。

二十年前, 劉若英將《後來》這首歌,唱遍大街小巷,只要在愛情中失落過的人,當年都曾被這首歌揪心過。

二十年後,電影《後來的我們》,給了遺憾一個答案「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8.jpg

▲ 見清與小曉在冰冷又繁華的北京一角,雖然什麼都沒有,但二人一起努力奮鬥,見清總是嚷嚷著,要為小曉~「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相愛時有多快樂,分手後就有多傷痛,最終見清還是迷失了方向,他以為小曉想要的是物質上的滿足,但是他不清楚小曉愛上的,其實是堅持夢想不願妥協的自己。

那些年相愛的日子,真的很窮苦,就算只能共吃一碗麵,也過的好開心,後來他們什麼都有了,卻失去了彼此。

17.jpg

20180714_後來的我們2.jpg

23.jpg

▲ 十年間的種種,就像多數的愛情故事一樣,並沒有太多令人意外的曲折,除了愛情,電影中另一條親情線,見清的爸爸,才是最大的眼淚擔當。

老人家在家鄉開了間小飯館,每到過年,街坊鄰居都會聚在一起,吃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見清帶小曉回家的第一年,餐桌上坐滿了人,大家嬉笑熱鬧著,就像我們記憶中過年該有的樣子。

到了第二年,餐桌上已經少了好幾個阿姨,幾個老人家嘴裡碎念著:「老婆在澳洲」、「女兒在重慶」,一年一年過去,老人守著老家,盼著兒女一年回來一次,那種農村空巢老人的悲苦,對映著飛速發展的時代巨輪,跟不上科技變化的老人,只能頹然握著無法打開的電視遙控器,那種心裡盼著兒子能回來看看自己,又怕造成孩子負擔而說不出口的悲涼,早已讓人淚流滿面。

每一次返鄉,都是一場人生競逐的評比,見清為了掩飾城市打拼的辛苦,裝模作樣的給自己一個,看起來混得還不錯的偽裝,卻在他人背地的談笑中,被看破了真相。老同學一面吐槽,轉過身又能沒事般的大聲唱著~「朋友一生一起走......」本來覺得虛偽,但等到大家搶著買單時,一句:「等你混好了,請同學們吃頓飯」,卻又是另一種窩心,一邊奚落你,一邊又默默的不讓你負擔,這才是老同學之間的真感情吧!!

再過了幾年,年輕人過年已經不再回家,老爸爸還是不忘給他蒸籠粘豆包,見清打電話給爸爸祝賀新年,用假裝的熱鬧掩蓋自已的孤獨,曾經那張圍坐滿人的大圓桌,從對飲的一對老哥倆,最後只剩下老人獨自坐在爐火邊,除了兒子離開,連同輩人也離開了家鄉,越來越多心裡想著的,已經說不出口,最後老人鼓起勇氣,用微弱的視力,給小曉寫了一封信。

09.jpg

24.jpg

▲ 電影很巧妙的用顏色區分了時空,熱戀時是彩色的日子,分手後的人生,變成黑白色調,也呼應了見清曾在他所設計的遊戲裡說過,如果男孩再也找不到女孩,他的世界就是黑白的。

16.jpg

▲ 見清日以繼夜工作,終於買了夢寐以求的大房子,他想接爸爸一起過好日子,卻遭到無情的拒絕,其實是年邁的老人,身體壞了,不想拖累孩子,所以堅持留在家鄉過生活。

圓桌二邊,那份說不出口的愛,就這樣僵在父子之間。

20.jpg

▲「有一種悲哀,連眼淚都不能流,只能目送。」

10.jpg

▲ 電影後段來到中年,見清與小曉回望青春中,一次次的悸動與碰撞,那些美好的記憶依然美好,而今彼此對望的遺憾中,也帶著釋然。

06.jpg

11.jpg

20180714_後來的我們.jpg

▲ 後來的後來,見清的父親走了,過年再也沒有了回去的理由,那個在北京安下的家,有了女主人,見清自己也成了一位父親,年夜飯裡再也沒有人為他蒸粘豆包。

妻子叨念著關於孩子上學的抱怨,柴米油鹽的生活,一眼就能望到盡頭,沒有粘豆包也可以過年,日子就這麼一年一年的過下去,而那段與小曉一起努力追夢的回憶,早已封印在腦海深處,成為美好的昨天。

20180714_後來的我們1.jpg

▲ 分手的遺憾,都比不上見清爸爸信上的淚彈~

「緣分這事兒,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做父母的,你們和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 收到見清父親來信的小曉,感受到老人家早已把她當成了一家人,田壯壯的聲線真的超催淚啊!!

15.jpg

▲「就算你倆走不到一塊兒,我們也是一家人。」

07.jpg

▲ 電影上映後,劉若英也在臉書上寫下電影名稱的由來,當年她還在寫劇本時,一直苦腦著電影該取什麼名字,剛好聽到五月天新歌「後來的我們」。

「看了歌詞,我落淚了,這就是劇本的故事。」於是她直接向阿信「借名」並獲得同意,後來五月天重新演繹這首歌,出了「後來的我們(眼淚未乾版)」,成為電影歌曲之一。

▲ 電影預告。

▲ 電影片尾的大彩蛋。

也許遺憾才是這部電影中讓人最有共鳴的部分,不論是見清對父親的理解,或是明白當年的小曉為何會放下這段感情,青春年少,誰在心中沒有幾件遺憾往事,而一個成熟大人的標記,就是開始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將情緒留在心底放下收好,繼續讓後來的人生精彩走下去。

重逢時,見清大聲問著小曉~

「如果我們當時沒有分手~」「我們後來也會分手。」

「如果我們就是不管不顧在一起了呢~」「那我們可能已經離婚了。」

「如果你肯相信我,陪我堅持到最後呢~」「那你也許就不會成功。」

或許小曉是為了讓見清釋懷,所以不斷用各種現實點醒他,電影的時間跨度,就像每個人站在中年的軸線上,回望那段青澀憧憬愛情的時光,再相遇後的二人,眼神之間仍有曖昧的濃度,卻謹守壓抑克制著蠢蠢欲動的情緒,心中的懷念,在平靜後漸漸釋然,最後終於能在分手多年後,好好的說聲再見,其實回不去的,豈只是愛情而已,電影結尾,井柏然對周冬雨說:「不管走到哪裡,我們都是異鄉人。」~人生裡的遺憾那麼多,有屬於愛情的,也有屬於親情的,因為知道失去的代價,也就更該珍惜眼前所擁有。

這部電影是在福岡的颱風夜裡看的,外面的風雨聲,更催化了老父親的孤寂,還有見清和小曉心底的悵然,止不住狂噴的眼淚,後果就是第二天去兔子島時,眼睛腫到像被家暴一樣,建議這部電影自己一個人默默去看就好,不要揪現任、前任、前前任男(女)友一起看,有些往事,是到死都不能說出來的,畢竟,我會記得你,然後愛別人,才是愛情中大多數的結局。

 

arrow
arrow

    麋鹿與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